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及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评价工具(NRS2002)对262例慢阻肺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入选患者按营养状况分成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分别观察两组间的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肺功能、血气分析、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抗感染治疗时间、合并呼吸衰竭例数、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慢阻肺疾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达68.3%。营养风险组患者的BMI、肺功能、血清白蛋白、血气分析、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抗感染治疗时间、合并呼吸衰竭例数、住院时间与非营养不足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是营养缺乏的高危人群,存在有营养风险状况,其营养缺乏严重程度与肺功能降低、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呼吸衰竭呈正相关,可明显延长住院时间,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相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重症;营养风险筛查
本文引用格式:王岗,王晓玲,朱琦,等.慢阻肺患者营养风险临床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249-250.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见的主要合并症。有研究表明,住院慢阻肺患者中出现营养缺乏的发生率为20%-60%[1]。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推荐应用NRS2002作为营养状况评价的首选筛查工具[2]。我们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住院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并分析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结合肺病科及呼吸科收集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62例。本调查入组患者符合2017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标准。其中228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平均(63.02±10.40)岁。同时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肿瘤、甲状腺疾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通过应用营养筛查工具NRS2002对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状况评估的检测,按患者入院初始营养状况分为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入营养风险组17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5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63.12±11.51)岁。无营养风险组入选83例患者,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56-74岁,平均(62.52±10.6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在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的差别。
1.3调查工具
本研究选用营养状况风险调查表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推荐使用的首选营养状况筛查工具NRS2002。
1.4观察指标
①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平方;②血清白蛋白(ALB);③肺功能测定:应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MS-PFT测FEVl、FEV1%、FEV1/FVC;④动脉血气分析:吸氧患者应计算氧和指数,监测PH值、PaO2、PaCO2、HCO-3;⑤肺部感染发生例数;⑥抗感染治疗时间;⑦患者住院总天数。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使用±s方式表示。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间是否存在差异。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我们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的检验。
2结果
2.1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指标对比,见表1
2.2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对比情况,见表2
2.3COPD患者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的并发肺部感染及住院时间、抗感染时间比较,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表现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在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日趋增加,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全部疾病的80%。慢阻肺具有高致病率,高致死率,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3]。随着对COPD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本病不只是一种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而且是对全身系统均可造成影响的全身性疾病,这一认识越来越引起呼吸界专家们的重视。慢阻肺患者在疾病发展进程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造成呼吸道结构的损害,导致肺通气的调节反射和肺部免疫防御能力减弱,进而使肺组织损伤的修复和肺泡表面活动物质的合成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呼吸衰竭。此外,慢阻肺多为老年患者,年老体虚,消化功能减退,长期处于摄入不足的状态或疾病造成患者能量消耗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下降等导致机体能量平衡破坏,进而出现体重减轻、呼吸肌肉功能减退等营养失调的症状[4]。由此可见,慢阻肺可引起营养不良发生,与此同时营养不良也导致了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运动耐力的降低[5],因此,营养不良既可以是慢阻肺不断发展造成的结果,同时营养不良也会促使慢阻肺病情的加重[6]。
本次调查研究中,从表中可看出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存在着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且两组患者FEV1(%)、FEV1/FVC及血气分析中PaO2,PaCO2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在营养状况不同时肺部通气功能的状况,动脉血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这表明有营养风险患者,尤其是严重营养不良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状况、运动耐力均出现明显下降[7]。
本次调查研究通过应用NRS2002对262例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筛查评估。其中有179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其发生率为68.3%。本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152例,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88例,平均住院时间18.2±3.6天,平均抗感染时间15.2±4.5天。无营养风险患者83例,其中肺部感染的患者34例,呼吸衰竭的患者13例,住院时间10.8±2.7天,平均抗感染时间7.2±2.5天。
179例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易合并有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Wilcoxon秩和检示:Z=-3.2524,P=0.0010,P<0.05,表明营养风险与并发症存在相关性,发生营养风险的慢阻肺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更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见表3)。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通过进行t检验,所得P<0.05,表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与无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天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营养风险与住院天数存在有正相关性。存在营养风险尤其是营养不足的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会造成院内感染机会增多、呼吸衰竭患者增加、住院时间较长等[8]。营养状态的好坏会影响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这可能与营养不良会促进机体全身性炎症有关,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BMI越低,支气管阻塞程度越高,肺组织的弹性减弱,血清中C-反应蛋白升高越显著[9]。有多项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影响慢阻肺患者预后的一种单独高危因素[10]。所以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综上所述,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其风险程度与患者并发症的几率、住院总时间、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慢阻肺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予以及时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治疗,从而减少慢阻肺患者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延缓肺功能下降[11]。
参考文献
[1]Hay WW,Thureen P.Protein for preterm infants:how much is needed How much is enough How much is too much[J].Pediatr Neonatol,2010,51(4):198-207.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彭顺刚,卢建刚,曾秋蓉,等.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2):261-264.
[4]曾桂珍,张俊.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疗效评价[J].江西医药,2015,50(3):240-242.
[5]丁怿虹,施劲东,刘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重指数和骨密度骨骼肌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8):675-679.
[6]Collins PF,Elia M,Stratton RJ.Nutritional support and functional capac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espirology,2013,18(4):616-629.
[7]Günay E,Kaymaz D,Selçuk NT,et al.Effect of nutritional status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ndergo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Respirology,2013,18(8):1217-1222.
[8]李方福,鄢慧妤,贾卫国.社区呼吸支持中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5):464-468.
[9]Skyba P,Kluchova Z,Joppa P,et al.Nutritional status in relation to respiratory impairment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J].Med Sci Monit,2009,15(10):CR528-CR533.
[10]Chen C Z,Ou C Y,Yu C H,et al.Comparison of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13 Classification and 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acerbations IndeX in Predicting Mortality and EXacerbations in Elderly Adul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Society,2015,63(2):244-250.
[11]Candemir I,Kaymaz D,Ergun P,et al.Assessmen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using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J].Expert review of respiratory medicine,2015,9(4):487-4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