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解析士兵认知评价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5:48: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士兵关于突发事件、寻求社会支持的认知评价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解析。方法选择某部队士兵420名,让他们完成scl-90量表、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等问卷的填写,在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关于认知评价特征,新老兵部分差异较为明显。同时,主观应激和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负相关;而自我效能感、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结论士兵的认知评价特征以及应对方式都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密切。

关键词:士兵;认知评价特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本文引用格式:胡宝芹.解析士兵认知评价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63,65.

0引言

目前我国对应伍士兵的考核“门槛”越来越高,即对生理和心理素质两方面都有着相当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成功进入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都较高。但是,当开始进入基层军事环境开始艰苦训练后,新兵总是无法避免一些不良生理与心理症状的产生,不但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严重下降还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甚至出现安全事故[1]。

尽管与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相关的一系列应激源,但它们必须通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及应对才能发生作用[2]。本文旨在对认知评价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出解析,从而为士兵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疏导和干预建议。

\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12月,选择某部420名士兵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年龄20.06岁,均为男性。平均入伍时间2.5年。小学15人,初中165人,高中175人,大学65人;入伍前居住地:农村267人,城市153人。2008年1月前入伍的士兵为老兵组(256人),其余为新兵组(164人)。

1.2研究方法

要求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以下调查表的如实填写,再将表回收,再对回收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1)基本情况调查表。统计年龄、入伍时间、教育程度以及入伍前居住地等。(2)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检测士兵心理健康状况。(3)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用于评估士兵生活各方面的主观应激。(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为总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6)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1.3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19.0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老兵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根据新老兵与常模军人的SCL-90评分比较可见,新兵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老兵,除躯体化和抑郁因子外都差异较显著,见表1。


\


2.2新老兵总体的认知评价特征与应对方式

新老兵总体的认知评价特征(以主观应激、自我效能感与社会为主)与应对方式的平均分值大部分差异显著,见表2。


\
 

2.3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个人认知评价中的主观应激、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均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子明显相关,见表3。

\

 
3讨论

本研究采用SCL-90评价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难发现,新老兵差异明显,原因在于士兵个体对生活工作和自身的认知评价差异很大。同时,新老兵大部分的认知评价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关于认知评价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论证[3-6]。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讲,士兵对主观应激事件、社会支持和突发事件的不良认知评价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影响[7]。因此,转变士兵的认知评价方式和应对方式则非常的关键。部队要加强士兵的健康卫生教育工作,通过士兵健康教育、心理知识专题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行为训练、自我效能训练等方式,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部队生活,启发他们运用理性思维认识问题,改变原有的不合理认识与信念;学会分辨和正确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应对各种突发、应激性事件的能力,让士兵掌握更多自我应对和调整的措施。从而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训练,进而增强部队的整体战斗力[8]。

综上所述,基层部队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得到重视,而保持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评价以及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曹振宇.集训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1):9-12.
[2]何英强.认知心理学教育对新兵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8-69,82.
[3]李灵艳.人际困扰、心理弹性与青年男士兵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6,24(2):49-52.
[4]牛威.军人应激状态下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1):15-18.
[5]Vanessa M Meyer.Sport Psychology for the Soldier Athlete:A Paradigm Shift[J].Military Medicine,2018,183(15):7-8.
[6]陈李杰.基层部队入伍训练对新兵心理弹性状况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7):62-63.
[7]Yumi Takano.Effects of heat shock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on female soldier production in a polyembryonic parasitic wasp[J].Physiological Entomology,2019,44(2):155-160.
[8]郭静利.探索“微型”心理服务模式提升受阅官兵心理健康水平[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3):293-2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