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3:55: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防保健指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①两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dBP(75.2±1.6)mmHg、sBP(125.2±1.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疾病知识掌握评分(92.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患者应从饮食、运动、日常生活、对疾病的认知等方面着手积极采取预防保健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预防保健措施;健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刘永兰,王卓彪,王会润.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64-65.

0引言

高血压的发病比较普遍,患病人数极多,是动脉压持续升高的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疾病,主要表现包括血压升高、耳鸣健忘、头晕、失眠等[1]。虽然临床上尚未明确高血压的具体发生机制,但研究证实,肥胖、家族病史、长期精神紧张、摄入盐分过多、吸烟等是高血压发病高危因素[2]。研究发现高血压临床患病率达到0.06%,且逐年上升。高血压患者需持续接受降压药物治疗,随着病程延长还会损伤心脑肾器官[3]。如何有效地积极预防高血压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等都是全民健康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生活等措施来减少高血压患病人数,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9~86岁,平均(50.8±0.2)岁;高血压病程3~8年,平均(5.1±0.6)年;BMI指数22.1~28.5 kg/m 2,心率72~85次/min。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37~81岁,平均(50.1±0.6)岁;高血压病程3~10年,平均(5.5±0.3)年;BMI指数22.6~28.1 kg/m2,心率70~86次/min。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措施,叮嘱患者要遵医嘱应用降压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保健指导:①饮食保健:降血压治疗期间要遵循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原则,调整饮食结构。日常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粗粮,可进食豆制品、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禁食产气类、辛辣刺激类食物,戒烟酒。饮食中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量不得超过5 g,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更要及早低盐、清淡饮食。同时,每天要严格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热量,调整胆固醇代谢,降低体重,也能适当降压。适当增加钾、钙、镁、锌摄入量,钾具有拮抗钠盐升压作用,可减轻钠过量时对血管壁的损伤。②运动保健:降压过程中需适量进行运动,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及胃肠功能改善,也有助于控制体内胆固醇、改善食欲及睡眠质量。运动类型以有氧运动为主,动作幅度不宜太大,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另外,尽量选择温度适宜的天气开展运动,高温或低温天气可能导致中暑或感冒,不宜运动。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进食3 h后,空腹状态不宜运动。③日常生活保健: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早睡早起、按时进餐。卫生习惯也很关键,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影响血压控制效果。保持愉悦的心情状态,排除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协调平衡气血阴阳。此外,劳逸结合也很重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动脉收缩等导致血压升高。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以自制的高血压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高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治疗后DBP恢复正常或DBP降低10 mmHg以上为显效,治疗后DBP下降不足10 mmHg但恢复正常或DBP下降10~19 mmHg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两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 6.67%,差异显著(2=3.9273,P<0.05),见表1。②观察组DBP(75.2±1.6)mmHg、SBP(125.2±1.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疾病知识掌握评分(92.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高血压受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近些年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若不能及时控制血压水平,持续性高血压会严重损伤各器官,可诱发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5-6]。合理应用降压药治疗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维持血压稳定性,提高远期预后。同时,还需接受有效的保健指导,提升患者主观能动性,发挥内在潜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血压控制效果[7]。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高血压疾病只注重中西医降压治疗,却忽视了从高血压发生诱因方面采取防治措施,虽然通过降压药能控制住血压,但一旦停药血压又会持续升高[8]。所以,对于高血压要充分把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无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发生。对已经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则既要药物治疗降压,还要预防病情进展[9-11]。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防治高血压,健康教育是达到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过程,让患者在了解健康知识、高血压疾病知识、自我保健措施等基础上改变原本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12]。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6.67%,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达到(92.1±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DBP、S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高血压疾病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需积极采取预防保健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身心状态最佳,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1]汪勇良,洪依兰.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2):70-72.
[2]薛琴,殷常青,沈玉娥.浅谈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182-183.
[3]姜玲琴.心脑舒通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127-128.
[4]王易寒.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101-102.
[5]吴兴福.心脑舒通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7(8):19,21.
[6]魏永平,曾翠连,叶定村,等.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5,39(7):1023-1025.
[7]刘春艳.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4):119-120.
[8]赵士金.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73.
[9]陈明芳.高血压疾病患者预防保健措施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2018,12(6):83.
[10]韩艳华,杨春梅,宋忠海,等.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5,26(12):1234-1236,1240.
[11]王智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措施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91-94.
[12]谢荣琴.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8):131-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