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0:57: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延续性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出血率与1年后息肉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出血率与息肉再发率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比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出血率与息肉再发率。

关键词: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临床护理;结肠息肉

本文引用格式:张红,张琼,孟晓姣.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42,345

0引言

息肉主要指粘膜表面的一种突出赘生物[1]。息肉主要发生部位包括胃、小肠、食管与大肠等。结肠息肉主要包括炎症性、增生性、腺瘤、错构瘤和其他肿瘤等。随着我国肠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最佳手术方案为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虽有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术后出血量较大以及息肉复发等。术后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通过护理减少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本文通过对12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6~76岁,平均(45.52±5.36)岁。观察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8~78岁,平均(46.16±4.7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结肠息肉患者均对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为:患者治疗前的准备、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观察、发现疾病治疗方法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延续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应一对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宣传内容主要包括结肠息肉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准备事项、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优缺点、术后护理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以及疾病的认知度,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抵触情绪以及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治疗。

(2)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在手术后12 h内禁食,12 h后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流质饮食,术后1周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至患者恢复正常饮食,禁止食用坚硬难消化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患者大便畅通。

(3)活动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后,嘱咐患者卧床12 h,禁止运动以免增加腹压,引起患者术后出血量增加。

(4)心理干预:多数患者会因为担心治疗效果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日常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出血率与1年后息肉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结肠息肉患者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表格中的计数资料用2进行检验,并采用率(%)表示,当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与息肉再发率比较,观察组在患者术后出血率与息肉再发率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结肠息肉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2]。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较传统手术开刀的优势主要包括切除损伤小、患者痛苦小、创口愈合快、治疗费用少、预后效果较好以及患者容易接受等。虽有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术后出血量较大以及息肉复发等[3]。

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护理方式,其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宣教、饮食干预、活动干预、心理干预等方面护理措施来减少患者术后的出血量以及结肠息肉复发几率。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出血率与息肉再发率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比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出血率与息肉再发率,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娟,卢致洋,李婉青,等.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8):143.
[2]柴巍玮.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706-3707.
[3]王豹.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3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