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情况及术后4周感觉运动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比较相差不大(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运用到临床。
关键词: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朱振,朱冬承,国晓明,等.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31+135.
0引言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高能外力导致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损伤破坏,是最为常见的脊柱损伤,患者常常伴随着神经功能的损伤以及腹痛、呼吸困难、休克、意识丧失等,致使其极高的致残率。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直接外力导致胸腰椎的压缩、屈曲、侧方压缩、屈曲旋转、剪切、屈曲分离、伸展等是其主要病因。对于这类疾病应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否则极易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1],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在22-61岁,平均(43.87±7.2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伤3例;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2]:A级3例,B级9例,C级18例,D级11例。观察组患者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25-63岁,平均(45.21±6.8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高空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9例、其他伤5例;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13例,D级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根据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改变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有明确外伤史,具备手术条件;②排除合并其他骨折、凝血功能障碍、精神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者;③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十分清楚。
1.3方法。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脊椎钉棒内固定术,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取俯卧位,使腹部处于悬空的状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牵引拉伸复位。以损伤的椎体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将受损的椎体及其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棘突完全暴露出来。按照Weinstein解剖定位法定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确认后,选择合适的椎弓根螺钉植入损伤的胸腰椎中,运用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再根据患者有无神经损伤确定是否进行椎板切除减压。在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确认无误后,生理盐水清洗手术区,缝合切口并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引流2 d。对照组:采用传统经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取俯卧位。以受损椎体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充分暴露损伤椎体及其周围组织,严格按照三平面固定理论行钉棒系统牵开复位安装,术中安装直径5.5 mm,长度为40 mm的短钉。在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确认无误后,注射液态CaSO4,由椎弓根底端压注入受伤的脊椎中,确认无渗漏后,生理盐水清洗手术区,缝合切口并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引流2 d。
1.4评判标准。手术前后分别通过X线正侧位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Cobb角,术后4周测试患者感觉运动肌力的恢复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分为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及无明显恢复。
1.5统计学分析。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观察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比(%)与例数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obb角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比较差异不大(P>0.05),均较大,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感觉运动肌力比较。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肌力恢复率(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交通、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外伤以及老年骨折疏松脆弱等导致的胸腰椎骨折也是日益增多。因胸腰椎内的脊髓中伴有丰富的神经,其骨折极易压迫损伤神经,所以患者常常合并神经功能的受损,且由于其致伤因素基本为高能损伤,所以常合并有其他脏器的损伤,这为临床施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3],极易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通常是采取手术固定减压的方式治疗以保护神经不受损伤[4],进而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经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传统手术方式,因其能够较好的维持脊柱稳定性,可有效的恢复患者椎体前缘的高度,以减轻椎管内脊神经的受压程度曾一度广泛运用于临床,但由于其不能完全恢复脊柱力线,术后易发生螺钉断裂、松动等,内固定失败率较高,导致椎体高度丢失、局部后凸、脊柱不稳定、椎管再狭窄等情况发生。本次观察亦证实了对照组患者术后Cobb角及感觉运动肌力的恢复情况(恢复率82.93%)明显较差。
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方法,因其根据力学原理设计,能够有效恢复并保持伤椎的高度,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神经受损的可能,且手术简单创伤比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分节段的调整复位力度,调节每一伤椎至理想的高度,以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5-7]。在本次观察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较大的改善程度以及术后极好的感觉运动肌力的恢复情况(恢复率97.56%)就充分证实了其良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到临床。
参考文献
[1]曾景平.USS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23):159-160.
[2]毕乃贵,张晓军,苏波,等.经伤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1):41+59.
[3]宋绍勇.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3):46-47.
[4]张鹏.60例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4):46-47.
[5]兰伟斌,林权德.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4):1896-1897.
[6]蒋忞.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0):102-103.
[7]陈云坤.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11):50-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