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层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8 09:26: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情况及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临床各类标本首次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TDR-200B PLUS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56株大肠埃希菌和91株肺炎克雷伯菌,二者分别以痰液标本(56.0%)和清洁中段尿(26.1%)检出为主,主要在普外科等流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82.3%-85.3%)和头孢唑林(71.8%-86.2%)的耐药率一直很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其监测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菌引起医院感染爆发。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布

本文引用格式:谭枝微.基层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12-213.

0引言

肠杆菌科细菌是最常见的引起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细菌之一,特别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占其分离株的很大比例[1]。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两种细菌呈现出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性的特点[2],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难度。为此,现对本院2015-2017年EC和Kp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制定合理科学的抗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来源。收集来自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泗阳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首次分离的356株EC和91株Kp,去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菌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3。

1.2细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标本接种和培养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3]进行。挑取可疑菌落,采用TDR-200B PLUS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判断药敏结果严格遵循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4]指南标准。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微生物实验室数据管理软件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EC和Kp的检出情况。2015年1月-2017年12月检出EC124、109、123株,共356株,Kp27株、35株、29株,共91株。

2.2EC和Kp的科室分布及标本来源。EC绝大多数来源于清洁中段尿(26.1%),其次为脓液标本(19.9%)和痰标本(13.8%);Kp绝大多数来源于痰液(56.0%),其次为脓液标本(13.2%)和分泌物标本(8.8%)。356株EC在普外科(33.1%)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血液科(9.8%)、肿瘤科(8.7%);91株Kp在肿瘤科(24.2%)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普外科(22.0%)、ICU(20.9%)。

2.3EC和Kp的耐药性分析,详见表1。

\

 
3讨论

EC和Kp,为革兰阴性杆菌,均属于肠杆菌科细菌,常寄居于人体呼吸道、胃肠道、土壤,水源等多种环境中,是重要的院内和社区感染病原菌。本研究发现,2015-2017年EC和Kp每年各自的检出株数相差不大,分析可能与我院对这两种细菌进行了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标本中首次分离的356株EC大部分来源于清洁中段尿,占比26.1%,多见于尿路感染,与临床研究相符[5];91株Kp则大部分来源于痰液标本,占比56.0%,其主要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下,患者口咽部定植的Kp破坏正常菌群引起下呼吸道感染[6],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应该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和监测,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据本研究菌株临床分布构成比显示,EC科室分布以普外科、血液科、肿瘤科较高;Kp科室分布以肿瘤科、普外科、ICU较高。据了解本院普外科腹部手术较多,侵入性诊疗行为较多,来源于肠道的EC大量移位导致其感染增多[7];肿瘤科、血液科及ICU患者由于多数为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又因为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其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临床分离的EC和Kp对常见抗菌药物试验结果显示,EC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82.3%-85.3%),对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61.8%-86.2%),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稍低(29.3%-48.4%),这与临床广泛使用某几种药物产生的耐药菌增加有关,其对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约为90%,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临床首次分离的Kp对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均较低,为28.6%及以下,2016年为稍高(51.9%-2.9%),2017年则为较高(69.2%-20.7%)。两种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保持较高水平,但耐药率依旧呈上升趋势[8]。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应认真对待医院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细菌的监测和预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和控制这两种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付品,郭燕,朱德妹,等.201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5):481-491.
[2]赵华.某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差异[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1):693-6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改医管局.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M100-S24,Wayne,PA:CLSI,2014.
[5]汪璐,曲远青.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监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11):1893-1896.
[6]项龙,李莺,柏振江,等.苏州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4):520-505.
[7]姜玉荣,杜红丽,谢春燕.普外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69-371.
[8]王月红,张煜.基层医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210-12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