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选90例纳入本次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5例纳入常规组,剩余45例纳入综合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负性心理改善情况、病情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综合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干预后综合组T3、T4、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常规组的15.56%,(P<0.05)。结论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构建良好心理状态,改善其甲状腺功能及血糖水平,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是一种理想的护理干预方法。
关键词:综合护理;甲亢;糖尿病;心理;预后
本文引用格式:姚婷.综合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和预后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96-297.
0引言
甲亢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为主要特征,可导致患者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症状[1]。而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又可引起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拮抗,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因此甲亢患者还常可并发糖尿病,会进一步加重其病情,需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在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较为被动,且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鉴于此,我院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现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选90例纳入本次实验,90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中45例纳入常规组,剩余45例纳入综合组,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7:28、16:29,年龄范围分别为27~67岁、28~68岁,年龄均值分别为(48.57±4.28)岁、(48.61±4.33)岁,病程范围均为1~6年,病程均值分别为(3.57±1.02)年、(3.51±0.97)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显示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1)均已知晓、同意并愿意配合本次实验;(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3)符合甲亢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3];
排除标准:(1)因语言、听力、认知等障碍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者;(2)合并其他内外科严重疾病者;(3)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者。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降糖药物、补水、补充电解质以及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组和综合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病情监测、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以及常规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则在上述基础上再进行以下几点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共情式、引导式沟通和交流,以便掌握患者内心想法,及时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满足患者合理诉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等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来完善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的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法、预防疾病复发的方法以及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等,并可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案例,以便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患者情绪异常时,灵活应用放松疗法、深呼吸、冥想疗法、五音疗法等来帮助患者构建良好心理状态;(2)饮食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喜好、病情、体重等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食谱,在保证患者高代谢饮食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指导患者每日补充足够的热量,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但注意低碘、低盐、低糖饮食,并注意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3)加强用药指导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对于依从性较差者,应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督,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用药。在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做好对其白细胞含量、各脏器功能等情况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4)并发症的预防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低钠、低钾、高热、烦躁、谵语、心动过速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积极、主动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工作,以避免感染的感染;鼓励患者进食,为患者提供可口的饮食和良好的就餐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并保持患者口腔湿润、清洁,以避免营养失调的发生;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按时、按量进餐,告知患者低血糖诱因及相关表现和预防措施,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负性心理改善情况、病情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负性心理改善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总分均为80分,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4];病情改善情况通过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水平)、血糖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通过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共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综合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T3、T4、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综合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综合组1例发生甲亢危象、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规组2例发生甲亢危象,3例发生低血糖昏迷,2例发生酮症酸中毒,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常规组的15.56%,(6.870,P=0.009)。
3讨论
甲亢和糖尿病均属于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且二者可相互影响,增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中甲亢可加速患者肝糖原和胰岛素的分解,降低患者糖耐量、影响患者胰岛素储备,从而加重患者糖尿病病情,糖尿病则可引起患者机体产生能量障碍,加重甲亢的消耗症状[6]。甲亢合并糖尿病病情的复杂性,无疑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表明[7],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可因病程长、并发症多以及不能正确认识疾病等而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可影响其病情的控制和恢复。而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干预后综合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负性心理,考虑是因为在在综合护理组中,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流及时掌握了患者的内心想法,并通过健康宣教、放松疗法、深呼吸、冥想疗法、五音疗法等帮助患者排解了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构建了良好心理状态。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综合组T3、T4、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常规组的15.56%,(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还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考虑是因为综合护理是一种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保证患者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干预[8]。而甲亢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健康行为都密切相关,当我们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心理、用药及饮食等各个健康行为均得到有效干预后,便可提高患者对各种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再配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又可进一步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及危险因素,从而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促进其病情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令狐昌敏,李凤.优质护理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81-83.
[2]薛杨,孙晓运,王华,等.1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13,116.
[3]吴彦丽.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58-160.
[4]李丹.饮食护理应用在甲亢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24,28.
[5]胡秀芬.饮食护理应用在甲亢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究[J].糖尿病天地,2019,16(3):261-262.
[6]Shpakov,A.O.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yroid Dysfunctions and Diabetes Mellitu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18,54(4):257-266.
[7]董继宁.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32):165-166.
[8]付婷婷,王亚敏.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91-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