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中医情志护理在胸痹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100例胸痹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传统护理干预,治疗组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SAS以及SDS分值等情况,治疗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胸痹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临床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胸痹;护理干预;七情六欲
本文引用格式:梁文红.中医情志护理在胸痹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55-256.
0引言
胸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典型的症状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胸痛放射至后背。中医认为,胸痹是因为气机不畅,饮食不节、寒邪内侵、阳气不足等诱发血瘀、气滞、寒凝等心脉阻滞、心脉失养、胸部闷痛。目前,人们生活压力增大,情志不畅造成胸痹发病率越来越多[1-2]。传统的医学典籍中就证实了人七情变化会影响心神,损害心脏生理功能,例《灵枢·口问》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后世认为“七情之由作心痛”。所以,对于胸痹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中,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取长补短,给予整理总结,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有利于胸痹患者病情的改善以及身体的早日康复,能够发挥药物无法取得的作用[3]。本次研究对开展特色中医护理干预的胸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取得良好的作用,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采取10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接收的胸痹病人。其中包括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为26~86岁,平均(55.5±13.4)岁,平均分成两组,参考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治疗组开展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经过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差异不大(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治疗组采取中医情志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说理开导法
针对丧失勇气的病人,护士应该详细耐心地为病人进行身体调养的主要方法,让其主动接受治疗,病情能够缓解。嘱咐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与出院后加强调神,修身养性,保持平静的心理,不悲不喜,可以重视调养精气神,清心静养,禁忌外界的喜怒而动心气。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促使气血运行通畅,调养心神,减少疾病发作次数[4]。
1.2.2释疑解惑法
对于心理顾虑病人,护士需要理解与包容,多和患者沟通,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正视客观地面对疾病,解除顾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身体康复。
1.2.3宣泄解郁法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支持与安慰。让其主动发泄自己的情绪,同时告知患者也可以对亲戚朋友诉说,经过交流、疏导的途径,疏肝解郁行气,改善心理负担。
1.2.4以情养情法
护士保持积极良好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加强关心和照顾,为病人讲解胸痹心痛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自身病情,从而消除顾虑,促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此外,告知病人家属,家人的关怀对病情的康复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让家属多体贴关怀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2.5移情易性法
依据患者的个人兴趣,采取琴棋书画移情法、运动移情法,转移对疾病的集中力,建议病人多观看轻松搞笑的小品故事、有趣的文章或视频,增多生活的乐趣,家属陪同下散步、打太极拳等,缓解焦虑急躁的情绪[5]。
1.2.6以情胜情法
根据中医“喜胜忧”的理论,用喜悦的情绪抑制忧愁,多和患者交流,多想象出以前高兴开心的事情,同时支持其叙说,鼓励家人积极参与当中,利用家庭的力量,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
1.2.7顺情从欲法
临床护理当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疾病允许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给予支持和安慰。对于不切实际的想法,进行善意的、诚恳的说服教育,使其心情得以放松,保持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中。
1.2.8胸痹的保健宣教
形成健康生活习惯,规律饮食,戒烟少酒。保持身心愉快,忌喜怒无常。起居有常,按照春夏夜卧早起、秋天早卧早起、冬天早卧晚起的原则[6]。坚持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通过辨证护理与保健宣教,让胸痹病人掌握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早日康复,改善生命质量。
1.3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4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7]。
1.4数据分析
应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情绪状态,即SDS评分、SAS评分以及PSIQ指标评分情况,治疗组远远优于参考组,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对比价值(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中医情志护理属于现代护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中医的辨证施护,根据中医的特点,贯彻以人为出发点,进行生理的护理,还应该进行七情六欲等心理活动角度给予护理,和当代的整体护理具有相似性。中医理论认为,良好的心情和生活行为可以增强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病情的早日恢复。在情志调护的同时,需要控制好情志刺激的强度,可以取得情志调护的效果。此外,在掌握上述方法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移情解惑、暗示、顺情从欲、中医气功引导等方法,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临床护理过程中,比如遇到因怒而致病的病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难以用悲来化解,因喜而致病的患者,禁忌随意对病人欺骗恐吓,所以,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8]。中医情志护理重视调养,以科学的护理方法为手段,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为目的,积极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从而发挥防治疾病的效果。在本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以及PSIQ指标评分等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地证实了对于胸痹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对胸痹病人进行传统的护理干预基础上,为其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明显,此护理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可以明显有效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效缓解病情产生的疼痛感,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琦,王悦.浅谈中医情志护理在胸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8,30(10):233-234.
[2]郭倩.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心痛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27.
[3]董政娥.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33(13):78-79.
[4]李远会,雷登燕.中医情志护理对提高胸痹心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8(16):78-79.
[5]胡志钟.对胸痹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24(9):733-734.
[6]田红琼.中医情志护理对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12):31-32.
[7]王春玲,刘芳芳,石沛.中医辨证施护胸痹21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2(12):44-45.
[8]王丽娟.中医护理在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1(13):5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