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对发作期偏头痛头痛程度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4:57: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对发作期偏头痛头痛程度的影响。方法80例发作期偏头痛门诊就诊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医经穴推拿治疗,两组均为每天1次,3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治疗3天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能有效缓解发作期偏头痛头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推拿;足部反射区

本文引用格式:李泽嘉,苏赐明,雷龙鸣.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对发作期偏头痛头痛程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37.

0引言

偏头痛是现代医学疾病名称,在中医学中它属于“头痛”“头风”及“偏头风”等病症范畴。笔者所在单位在中医经穴推拿的基础上加用按压足部反射区的综合方法治疗发作期偏头痛,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为观察按压足部反射区在偏头痛中手法治疗中的价值,笔者以单纯中医经穴推拿组为对照,以头痛视觉模拟评分为指标,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比观察了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对发作期偏头痛头痛程度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偏头痛门诊患者均符合2004年1月国际头痛协会推出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II)中的无先兆偏头痛及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且为发作期,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在3分与7分之间(含3分与7分)。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7-61岁,平均(46.70±11.56)岁;头痛视觉模拟评分(5.53±1.84)分。对照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3-59岁,平均(44.38±12.46)岁;头痛视觉模拟评分(5.72±1.72)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头痛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中医经穴推拿法,方法如下:(1)操作部位:取头面部的印堂、太阳、百会、风池、晴明、头维及局部阿是穴等,四肢部的合谷、曲池、足三里及行间等。(2)推拿手法: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及拿法等。每次操作时间约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3天。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中医经穴推拿的基础上加用按压足部相关反射区。按压足部反射区法的操作方法如下:(1)反射区的选取:脑垂体反射区、额窦反射区、眼反射区、耳反射区及内耳迷路反射区等。(2)手法:采用拇指按压法,按压时力度轻重交替并配合揉法,每一侧足部的每一个反射区按压1分钟左右。每天1次,在中医经穴推拿结束后操作,连续3天。

1.3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通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受试者在最近24小时内最感头痛的疼痛程度,评价工具为带有0,1,2……10共11个数字刻度的疼痛评分直尺,每次评分的分值均为整数,尺子最左端的刻度“0”分表示无头痛,最右端的“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头痛。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版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其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头痛程度评分。治疗后两组头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降低头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

 
3讨论

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主要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和神经学说3种观点。治疗上,中药治疗偏头痛疗效不甚确切,西药治疗一般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还会存在药物依赖性和反跳性头痛等现象[1]。中医推拿对缓解发作期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头颈部经穴推拿能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改善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后、前动脉的血流速度[2]。研究还显示,点揉风池、风府、翳风、天柱、阿是穴等头颈部穴位可提高偏头痛患者外周血浆中5-羟色胺,从而使头痛减轻[3]。所以,对照组经3天治疗后,其头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从本临床观察还可以看出,观察组较对照组缓解头痛症状更为显著,结果提示中医经穴推拿联合按压足部反射区对缓解发作期偏头痛头痛程度优于单纯常规中医经穴推拿。

中医认为,头痛的发病与风、寒、湿、瘀、虚均有关,但与风的关系尤其密切,正如中医所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黄帝内经》亦将头痛与偏头痛称为“脑风”与“首风”。采用按压足部反射区治疗偏头痛与中医内科治疗学中的“上病下治”及中医针灸取穴方法中的“上病下取”相一致。正如《灵枢·终始》所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说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面疾病可以从足论治,文献报道采用足部反射区放血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理想[4]。曾有单纯采用足反射法治疗1例顽固性偏头痛的文献报道[5]。偏头痛发作期多属中医中的实证,因此宜用泻法,笔者在临床中亦发现,在进行足部反射区的按压时,按压力度宜重,应以患者的最大耐受为度,如此头痛程度的改善会更为明显、快捷。

参考文献

[1]张月清,周利民,赖智君.平肝通络推拿结合芎麻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01):141-144.
[2]张灵虎,刘彦岭,魏东明,等.头颈部推拿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9,41(03):444-448.
[3]王超.推拿疗法治疗偏头痛及对外周血浆中5-羟色胺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09,4(04):203.
[4]郭芷宁,庞勇,唐玉财,等.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0):66-68,78.
[5]丁启仁.足反射按摩治疗偏头痛[J].双足与保健,2005(0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