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1:11: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86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3例,对照组患者在急诊科接诊时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接诊时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救治效果与死亡率。结果应用优化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在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与死亡率对比中,同样是观察组的指标较为理想。结论在急诊科应用优化护理流程,能够减少急性心梗患者救治过程中分诊与第一救治时间,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抢救存活率。

关键词:急诊科;优化护理流程;急性心梗;抢救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买丽坎木·阿吉,蒋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00,302.

0引言

老年人群中常常出现急性心梗这一突发性疾病,急性心梗病情危急,每提前1 min对患者实施救治,就能提高患者的生还率和预后评价[1],因此在急诊科接诊的过程中,优化护理流程,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都会对急性心梗患者结局造成积极的影响。有研究结果证明,急性心梗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为患病后的1 h内[2],本文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展开研究,以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86例急性心梗患者做研究,探求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影响,具体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86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50例,女4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平均(60.19±5.71)岁;观察组患者男48例,女45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0岁,平均(60.43±5.87)岁。本次研究中,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疾病者;送诊途中死亡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急诊护理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急诊护理规范执行。

1.2.2优化护理流程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具体优化流程如下:接诊,在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后,分诊护士安排患者走急诊绿色通道,降低患者分诊环节的时间,并指导患者家属挂号、办理住院手续、办理医保手续。分诊护士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3],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第一时间判断其病情,安排急诊床位,使用心电、血糖仪等检测设备快速对患者的病情初步诊断,初步诊断后,安排患者进行急诊救治;患者进入抢救室后,5 min内建立心电图检测、静脉通道,接通吸氧管,抽取患者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缓解患者疼痛,期间严密检测患者心电图,做好PIC手术准备;对于PIC手术的患者实施转运,填写转运资料,通知手术室准备器械,由专业转运人员对患者实施转运。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救治效果与死亡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分别以t、2检验,当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死亡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9例,远低于对照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送诊时间的长短,有研究表明,发病后的1 h,是急性心梗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超过2 h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会随着时间推移急剧下降[4]。由此可见,缩短患者发病到救治这一段时间,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的急诊科急诊护理措施,较为复杂繁琐,对于急性心梗这类与时间赛跑的疾病,缺乏有效的应对,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段,会使患者存活率急剧下降[5],猝死率急剧上升。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新增急性心梗患者50万例,因此研究急诊科优化护理流程对患者十分重要。

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在准备救治的过程中,未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导致大量时间浪费在接诊、分诊的过程中[6-7],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减少患者在接诊、分诊这段时间,为抢救赢得最佳治疗时间,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存活率[8]。优化流程护理具有明确的目标,精确指导护理人员在每一个环节如何操作,从而达到节约时间的效果,充分优化抢救过程,提高接诊、分诊、救治、转运的效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在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的指标对比中,对比对照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能够降低急诊抢救过程中时间,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最佳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预后评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值得在急诊科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四平,王群,赵霞,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8,4(5):142-143.
[2]薛刚,王志方,苏淑红,等.优化急诊流程对不同部位的急性ST抬高型心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62-63.
[3]夏艳波.院前急救措施在急性心梗患者急救中的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9):87.
[4]Hain T,Wan V,Burget L,et al.The AMI System for the Transcription of Speech in Meetings[J].Proc Icassp,2017,4(2):450-462.
[5]Peppanen J,Reno MJ,Thakkar M,et al.Leveraging AMI Data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Model Calibration and Situational Awareness[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15,6(4):2050-2059.
[6]陈江琳.对心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预防出现后期低血压的临床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45.
[7]林玉婷.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对急性心梗病人护理评估的指导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5(7):111-112.
[8]庞延友.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47-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