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疾患,其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及社会经济损失,近数十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水平提高,其患病率日趋上升,西药因其明确的降压机制及效果而地位不可撼动,但中药因其独特优势,亦有不错的疗效。本文将整合近几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中药;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蔡泽鑫,冷建春.中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47-48.
0引言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血管等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既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发展到晚期其并发症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1]。因此,早期有效降压对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药作为我国独有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已总结了不少经验,现将相关研究阐述如下。
1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2],其具有降压活性的成分为地骨皮甲素,以5mg/kg静脉注射于大鼠时具有显著降压活性[3]。Yahara等[4]从枸杞根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了Lyciumin A和B,实验证明其对血管紧张肽原酶和ACE均有抑制作用。袁媛等[5]制备地骨皮水提液,以低、中、高3个剂量降低3组大鼠血压,实验表明3组大鼠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剂量越高,降压效果越明显,并且能够降低AngⅡ和ALD的含量,抑制TNF-α,ET-1 mRNA的表达,提高eNOS mRNA的表达,这也说明地骨皮的降压作用主要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葛根
葛根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如大豆苷、大豆苷元、葛根素等活性成分[6],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血管、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其中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对外周血管起扩张作用。葛根素、大豆苷元能降低血浆肾素及Ang水平,葛根素还可减少血浆CA代谢,改善血管反应性[7]。张年宝[8]等给肾性高血压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6周后测量肾脏组织中AngⅡ含量。实验表明,葛根素能减少肾脏局部AngⅡ含量,减缓肾脏纤维化,其可能是葛根降压的机制。严伟[9]研究了葛根素治疗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效果,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组给予葛根素,发现治疗组对照组可以明显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约30 mmHg,表明了葛根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施伟丽[10]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葛根素可降低血清中MDA,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减少O2-生成,增加eNOS活性,增加NO生成,降低血压,提示葛根素有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的作用。
3钩藤
钩藤是茜草科植物钩藤及其同属植物的带钩茎枝[11]。钩藤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钩藤碱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降压成分[12-13]。大量研究表明[14],钩藤碱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可能能够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降低神经递质的分泌,阻断神经传导,降低心脏和血管兴奋性,进而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作用。李云伦[15]研究发现钩藤碱能够减少作用于VSMC上的AngⅡ在AngⅡ-1型受体上的表达,阻断AngⅡ增值信号在细胞间的传递,抑制VSMC的增殖,最终达到降血压的目的。李娜等[16]发现钩藤碱的降压作用具有先降压,再升高血压,然后持续下降的特点,其机制是阻滞Ca2+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降低胞内Ca2+浓度,进而松弛血管平滑肌,最终降低心肌兴奋性达到降压的目的。黄华等[17]的实验研究发现给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给药后,钩藤碱组大鼠的Ang含量、TGF-β1和Smad3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其机制可能是由于钩藤碱先阻止了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继而阻断了TGF-β1/Smad通路,终而起到降压作用。周继胡等[18]制备了钩藤总碱胶囊,与降压0号对比降低效果,实验发现钩藤总碱胶囊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压,其作用平稳持续,单次给药降压作用可维持12 h以上,多次给药降压幅度可维持在12%~20%左右。
4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其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这两类[19],其中含有的γ-氨基丁酸、黄芪皂苷为其降压成分,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利尿、增加NO释放等起到降压作用[20]。郑浪花等[21]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观察组采用黄芪颗粒+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观察患者血压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I)变化,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I为4.56±2.20,观察组治疗后AI为0.48±0.17,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4.13±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黄芪颗粒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AI。李秀丽等[22]研究黄芪浸膏对高血压合并MS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影响,发现治疗半年及1年后MAU均有所降低。周莉[23]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及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流产、剖宫产、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能降低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5天麻
天麻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草醇、柠檬酸、天麻醚苷等,天麻素是其主要的降压成分[24]。天麻素能够拮抗肾上腺素,调节血管收缩,扩张微小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还可以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兴奋性,促进NO生成,让血液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和其他器官,减缓器官损伤。临床研究发现其可以改善老年人血管顺应性,减缓血管硬化,有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25]。刘淑德等[26]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则应用缬沙坦分散片+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水平、MAP、VOI、PP、PWV、C-FPWV及β值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TAC水平、AD值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管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指标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天麻素注射液对于老年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够起到降压作用,改善血管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指标的水平。唐寅等[27]用氨氯地平联合天麻素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结果表明天麻素不仅能够辅助降压,还可以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6结语
通过近年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了不少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其相关制剂也已逐步应用到了临床,虽与西药相比,其降压效果不够迅速及显著,但中药降压更平稳及安全,用中药替代或辅助西医治疗,能减少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及血压波动幅度大等弊端,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就其研究实况来看,目前研究类型较多为实验研究,偏向于药理机制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相对偏少,且中药的使用缺乏中医药特色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因此,促进中药的研究由实验向临床转变尤具意义,相信今后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会更加关注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01):1-44.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6):410-41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24.
[3]Funayama S,Kozue Y.Chohachi K,et al.Structure ofKukoamine A,a hypotensive principle of Lyciumchinense root barks[J].Tetrahedron Lett,1980,21(14):1355-1356.
[4]Yahara S,Shigeyama C,Nohara T.Structures of anti-ACE and-reninpeptides from Lycii radiciscortex[J].Tetrahedron Lett,1989,30(44):6041-6042.
[5]袁媛,甘雨,黄赫,等.中药地骨皮水提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1):2802-2804.
[6]李国辉,张庆文,王一涛.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12(23):25-27.
[7]邹东洋,董桂英.葛根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3):2992-2993.
[8]张年宝,程慧珍,崔卫东,等.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组织ANGⅡ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26(02):26-29.
[9]严伟.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141-142.
[10]施伟丽.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11]刘佳,富志军.钩藤的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06(05):90-93.
[12]辛文波,侴桂新,王峥涛.钩藤生物碱类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9,40(02):204-207.
[13]宋纯清,樊懿,黄伟晖,等.钩藤中不同成分降压作用的差异[J].中草药,2000(10):44-46.
[15]李英俊,臧丽,张乃生,等.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离方法的优化[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7):57-60.
[14]马博,孙桂波,孙晓波.钩藤降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8(07):12-14.
[15]李运伦.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01):53-58.
[16]李娜,丁伯平,黄华,等.钩藤碱阻滞钙离子通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09):1073-1076.
[17]黄华,李宇声,金鑫,等.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TGF-β_1/Smad通路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1(08):1365-1370.
[18]周继胡,丁涛,温富春,等.钩藤总生物碱胶囊降压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06):1117-1118.
[19]李伟霞,刘现磊,唐进法,等.黄芪-丹参药对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11):2171-2175+2180.
[20]纳瑾,张玉秀.降压中药的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01):78-80.
[21]郑浪花,林慧,曾活.黄芪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1):182-184.
[22]李秀丽,李宁荫,张小卫,等.黄芪浸膏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02):65-70.
[23]周莉.黄芪注射液联合拉贝洛尔及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8,38(12):111-112.
[24]韩大荣.天麻研究新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8,16(04):19-21.
[25]谢世虎.天麻的鉴定和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167-169.
[26]刘淑德,王洁容,黄俊杰.用天麻素注射液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3):129-130.
[27]唐寅,耿乃志.天麻素对高血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2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