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及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6 09:24: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提高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能够大大降低精神病的复发,降低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让病人有自我归属感,早日回归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实施措施;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仪修芹,盛华敏.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25-326.

精神病患者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患病患者逐年积累增多[1]。精神病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依靠服药,另外有MECT、心理治疗等。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笔者浅谈自己的见解以供同道磋商。

第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语言在护理管理中起关键性作用,正确运用暗示性、安慰性、开导性语言,可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消除其消极情绪。在工作过程中既要举止稳重、仪表端庄、手足轻柔、语调柔和,又要有熟练的医疗护理操作技能。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聪明能干,保持愉快的心情、敏捷的行动、和蔼可亲的情态,以增强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可靠与可信度,让每个病人都感受到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2)加强病情观察。新入院精神病人,大部分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拒绝住院,对入院检查极不配合。入院前有的病人兴奋躁动不安,消耗大;有的外出不归,生活无规律;有的拒绝进食,这类病人入院时躯体情况差,又不能客观叙述自己的感受;有些精神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部分精神科医护人员往往只重视精神症状的观察,而忽视躯体状况的观察,待到躯体症状明显时,病情已较严重,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甚至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地躯体状况观察,在精神科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生命体征中的重要内容,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脉搏细弱,甚至发生低血压危象,尤其是进食少、体质弱的病人更易发生,应定时为病人测量血压及脉搏,特别对体质弱的病人及长时间过度兴奋燥闹者,更应引起重视,随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低、脉搏细弱者,及时报告医生,为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在笔者20余年的临床护理经历中,曾有多例新入院病人,由于准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了意外事故的先兆症状,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抢救与治疗,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所以加强对新入院病人躯体状况的观察,是防止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环节。

\

 
第二,要加强责任心,这是一名合格的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只要加强责任心,就能时刻把病人的安全放到第一位。新入院的病人,由于精神活动的异常,他不可能正确反映自己的主观感受,只能通过护理人员自觉、主动地去观察病人,多与病人交谈、沟通,对全科病人心中有数,确定重点,加强观察,通过对病人的语言、表情、行为、动作进行动态的、多层次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先兆,给予对症处理,防患于未然。

最后,对病人不愿服药的原因进行分析:(1)病人受症状影响,如被害妄想、幻觉支配等。(2)无自知力。(3)错误认知,有些患者在症状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以为疾病已愈而自行停药。(4)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女性患者,如月经紊乱和体重增加,担心怀孕影响胎儿而自行停药。(5)听信传闻,担心药物会损害身体,影响智力、记忆力、变傻等。(6)药物副作用使其感到难受如心烦、静坐不能等。(7)医务人员解释欠妥,未给出合理的维持治疗建议。(8)病情反复,因不能根治而失去信心。再加上一些传言:“精神病根本无法治好,即使好了也要留下残疾”,或者就认为自己的病是无药可治了。

采取措施:(1)发药时严格查对,防止差错。(2)发药时,应按照先给安静合作者,后给兴奋躁动者的顺序将药送至床旁,一定要维持好服药秩序,一人分发督查,另一人巡视并督查。(3)有些患者不能清晰地叙述自己的姓名及床号,因此必须认真核对每个患者的名字、床号和面貌,以免将药发错。(4)应做到发药到手,当患者暂时不在病房,应等其回来后再发给药物,而不能将药物留置病房。(5)若患者正在睡眠,应唤醒患者,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再给药物,以避免呛咳、窒息等意外情况发生。(6)若患者对所发药物提出疑问,应认真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再发给患者并给予解释。(7)对拒服药者,要耐心说服劝导,尽量争取患者的合作。(8)高度兴奋躁动,执意不肯服药或有明显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者,不应强迫服药,以免发生意外,可与医师联系,改为注射或鼻饲给药。(9)服药时,护士不能离开治疗车或治疗盘,以防患者抢药,擅自取药或毁坏治疗车或治疗盘。(10)服药时看服到肚,重点检查口腔、手、衣袖和水杯,证实患者确实将药咽下后方可离开。(11)若发现病人眩晕、心悸、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皮疹、黄疸、扭转痉挛、吞咽困难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师,使用拮抗剂或调整药物。(12)氯硝西泮、氯丙嗪、氯氮平及三环抗抑郁剂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故提醒病人起床时易缓慢。(13)病人个体差异大,用药初期及服药剂量大或时间长及儿童和老年患者,尤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4)若发错药物应立即催吐,并通知主管大夫和护士长,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15)特殊情况所有值班人员全力以赴为病人服药,保证病人服药到肚。

当病人一旦住院,孤独感、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为此焦虑不安、忧心忡忡,这时护士首先要做入院介绍,介绍主管大夫、护士、病区主任、护士长及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陪护制度,与同病房病友互相认识一下,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他们希望早日出院,回到社会中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的合理愿望和要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正视现实,消除了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消除了思想压力和自卑感,增强了治病的信心,从而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能挖掘患者的潜能,缓解淡漠、退缩行为,建立生活乐趣,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水平,改善社会功能状态,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降低。这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致[3-5]。总之,应针对患者病情,耐心讲解药物的作用及重要性,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方法,宣传精神病药物的特殊性,目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期的维持治疗,仍以服用药物为主,恢复期患者自知力基本恢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患者会担心自己被家人和家庭抛弃,担心同事和熟人鄙视而产生自卑心理,这时陪护家属的关注尤为重要,因此,指导家属多关心体贴,创造一个和谐、健康、轻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完成治疗。精神病人服药时间一般较长,有的需终生服药,需让他们明白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了解患者服药的常规副反应及处理方法,服药注意事项,在家做到遵医嘱安全服药,安全有效的服用药物,对缓解精神症状及防止疾病的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各种原因需调药时,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维持期治疗选择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药物,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或行动的变化,另外,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多方面的了解,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是巩固病情疗效、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6]。随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身心愉快地接受治疗,早日痊愈,防止复发。

\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75-781.
[2]于建新.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研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22):205-208.
[3]王乐辉,郭红利,王振铎,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家庭防治、康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2,5(9):733-737.
[4]李守春,卢振胜,胡雅伟,等.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46-47.
[5]王延祜,唐济生,柴新生,等.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244-246.
[6]赵庆扬,张华岩,蒋为东,等.与患者家属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8(15):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3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