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系统护理干预在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我院于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所收治的15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系统组。对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系统组患者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并对比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系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系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睡眠、精力、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胃炎患者予以系统护理干预,疗效甚佳,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反流性胃炎;系统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倪兰玲.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52-253.
0引言
反流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一旦患病,往往表现为胃胀、反酸、呕吐等症状,继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而由于此病治疗周期长,且极易反复发作,因而,除对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外,还需对其予以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辅助治疗,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现为了解系统护理干预在此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本案将对我院所收治的7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予以系统护理干预,且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做对比,以了解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案150例患者,皆选自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所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反流性胃炎。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即常规组与系统组。常规组75例,男女分别有43例、32例;年龄在31~49岁,平均(39.5±2.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平均(3.6±0.9)年。系统组75例,男女分别有41例、34例;年龄在30~48岁,平均(40.2±1.9)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年,平均(3.9±1.1)年。对上述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加以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告知其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等。对系统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可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或喜好,并依据膳食平衡的基本原则,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在日常饮食中需叮嘱患者多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禁食或少食生硬、生冷、过热、辛辣等带刺激性的食物,不可饮用浓茶、咖啡,戒烟、戒酒。另外需细嚼慢咽、少量多餐。(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如烦躁、焦虑等,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如引导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或顾虑,再安慰、鼓励患者,可引导患者多阅读、多与他人交流、多倾听音乐,以转移注意力,并舒缓其不良情绪。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切实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3)运动护理: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与喜好,可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期间应遵循循序渐进与劳逸结合的原则,切不可过度运动[2]。(4)随访护理: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可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话、微信、上门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与监督,叮嘱患者定时定量用药;若患者存在任何疑问,应耐心解答。
1.3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判定[4]。其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且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已恢复至正常状态,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趋于正常,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改善,胃黏膜组织较之前并未好转,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即为总有效率。
1.4观察指标
采用NHP(诺丁汉健康调查表)[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该表主要包含4个方面,即躯体活动、睡眠、精力、社会生活,分值在0~35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理想。
1.5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采用(%)代表计数资料,以2检验;采用(±s)代表计量资料,以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情况分析
如下表1所示,常规组与系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NHP评分情况分析
见表2,系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睡眠、精力、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系统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其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系统护理服务,以强化治疗效果,提升预后[6]。反流性胃炎患者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对其予以细致的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饮食方面的需求及禁忌,以提升其饮食的科学性,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加速身体的早日康复。另外,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运动护理,消除或缓解患者因负面情绪对身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运动强化其身体素质[7-8]。最后,随访护理可确保患者在出院后同样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在本次研究中,系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患者高,即96.0%>85.3%,差异显著,这表明对反流性胃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获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另外,在NHP评分上,系统组患者的各方面(躯体活动、睡眠、精力、社会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这表明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反流性胃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不但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曹原.系统护理干预改善反流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0):1275-1276.
[2]曹丹.对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211-213.
[3]符洁兰,吉雪芳.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7):2137-2139.
[4]李丽梅.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作用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4):509-511.
[5]Enaase Barakat,Neven Abbas,Nashwa El-Kholi.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 versus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a comparative study[J].The Egypti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8,30(1):23-27.
[6]何玉芳.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5):306-307.
[7]Marilia Carabotti,Gianluca Esposito,Edith Lahner,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symptoms and microscopic esophagitis in a cohort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affected by atrophic body gastritis:a pilot stud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9,54(1):35-40.
[8]芮九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21):166-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