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初检、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5 14:2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初检、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复检以及血型的初检,观察分析初检与复检的结果以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鉴定结果。

结果经过初、复检患者血型,其中初检出错患者22例(36.7%),复检出错患者18例(30.0%),初检与复检都不符合的患者6例(10.0%),RH血型不符患者6例(10.0%)以及ABO血型不符合的患者8例(13.3%);经过血库鉴定不规则抗体异常结果显示,抗-D3占比13.3%、抗-E9占比16.7%、抗-Ce占比10.0%、抗-M占比13.3%、抗-Le占比18.3%、抗-H占比15.0%以及抗-S占比16.7%。结论针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初检以及复检,不仅保证了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能够确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结果以及血型鉴定的精准性。

关键词:输血前;血型初检;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马维兰,马晓莉,常凤霞,等.探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初检、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36-137.

0引言

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输血方式来治疗患者。为患者进行输血前为了确保血液输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必须要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检测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提前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患者自身血型与输注的血型产生排斥以及输注血型与受血者血型不符。患者入院以后,需要根据临床输血相关规定进行RH血型以及ABO正反定型的首次检验,同时还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对患者输血前的自身血液进行血型复检。本研究通过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1例患者不符合初、复检测,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复检以及血型的初检。

1.2方法

①对患者输血前进行初次血检,检验科采用试管法来鉴定RHD血型以及ABO正反定型[1];②血库进行复检鉴定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RHD血型以及ABO正反定型采用试管法进行;③针对特异性,血库采用试管法、盐水法以及凝聚胺法进行鉴定;④RH血型分型血库采用试管法进行检验[2];⑤若对血型的初检测以及复检测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符合血液的标本,那么继续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重复鉴定;⑥针对阳性的抗体筛选血液标本,对其抗体的特异性采用谱细胞进行鉴定后,再利用标准的血清来判断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是否出现抗原[3]。

1.3观察指标

观察受检患者的初次血型检验以及复检血型检验结果,包括:初检与复检都不符合的患者、复检错误患者、初检错误患者、RH血型不符患者以及ABO血型不符合的患者;同时观察患者不规则抗体异常的鉴定结果,主要包括:抗-D3、抗-E9、抗-Ce、抗-M、抗-Lea、抗-H以及抗-S。

2结果

2.1初、复检患者血型结果


经过初、复检患者血型,其中初检出错患者22例(36.7%),复检出错患者18例(30.0%),初检与复检都不符合的患者6例(10.0%),RH血型不符患者6例(10.0%)以及ABO血型不符合的患者8例(13.3%),如表1所示。


\

 

2.2不规则抗体异常的鉴定结果

经过血库鉴定不规则抗体异常结果显示,抗-D3占比13.3%、抗-E9占比16.7%、抗-Ce占比10.0%、抗-M占比13.3%、抗-Lea占比18.3%、抗-H占比15.0%以及抗-S占比16.7%,见表2。


\

 

3讨论

为了保证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必须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前RH血型以及ABO血型进行检测。在患者进行输血前,还需要经过以下五种结构,分别包括输血申请、患者血液样本的采集、交叉配血、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初检以及血型复检,以上的每一个结构都不容出错,因为这五种结构每一种发生变故都会直接导致血型的检验结果发生变化,甚至影响到患者输血的安全性[4]。本研究中表明了,因为人为因素发生错误而影响血型的初次检验和复核确认不相符就占据了整体的76.7%,而其中初次检验不相符占据了整体的36.7%,复核检验发生不符合现象患者占据了整体的30.0%,其他因素造成的不符合现象占据整体患者的23.3%。出现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患者出现初次检验血型不相符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对患者输血前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检测时,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疏忽,没有根据标准流程来进行血型检验,将血型样本的剂量漏加或者加错,使得患者血型样本的初次检验发生错误。同时,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对整个血型检验结果进行录入的过程中,没有多次进行血型报告比对,只是单纯地大致看了一遍,并且患者的血型检验结果中可能存在冷凝集、弱凝集以及亚型等[5];②患者出现复核检验血型不相符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对患者的血型样本进行采集的过程中,人员操作失误。例如,同时采集2例患者的血型样本进行检验时,2例患者的相关信息经过核对都是匹配的,但是在对血型样本试管贴标签的时候,错将2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交叉放置,使得检验结果与实际采样标本患者血型不相符。相关临床医师在对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中关于血型信息的错误填写,将本该为ABO型的患者填写成RH型[6]。导致血库根据输血单为患者输血时,发生严重的意外,造成了血库的工作负担。而其护士人员为患者进行输血操作时,并未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导致患者的血型与采集的血液样本完全不同,影响了整个血型符合检验的结果。例如没有仔细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初次检验,使得血库的工作人员无法对错误的患者血型样本进行核对,造成了患者在进行输血时产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7]。所以,针对临床中护士在为患者采集血型标本时,一定要反复核对确认,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流程,否则将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在经过血库鉴定不规则抗体异常结果显示,抗-D3占比13.3%、抗-E9占比16.7%、抗-Ce占比10.0%、抗-M占比13.3%、抗-Lea占比18.3%、抗-H占比15.0%以及抗-S占比16.7%。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医学领域的输血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使得输血工作流程更加精细化,并且为患者进行血液输血前,对患者血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血型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不断地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自我要求,并且根据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艳丽.21044例患者输血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结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7,9(6):60-61,70.
[2]王辉,吕相琴,邹宵萌.输血前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51-2353.
[3]姚瑞英,靖春旭.临床拟输血患者3256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回顾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9(8):815-817.
[4]王秀珍.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10(9):101-103.
[5]蒲若伟,蔡明慰,陈涌泉,等.2846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检出情况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0):3203.
[6]刘自安,张振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0(18):51-53.
[7]Agnieszka Orzińska,Guz K,MichałMikula,et al.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targeted genotyping of erythrocyte and platelet antigens in blood donors[J].Trasfusione del sangue,2017,10(3):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