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5 14:13: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白血病患者应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2018~2019年收治白血病患者群体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方案差异为准完成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应常规白血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联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并归纳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完成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SDS、SAS)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价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相关并发症情况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方案,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保障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白血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沈建新,徐梅.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95-296.

0引言

白血病的出现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出现了分化障碍、失控性增殖、凋亡受阻等变化,使得骨髓当中出现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并对周围器官进行侵袭[1]。本院近年来对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配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8~2019年收治白血病患者群体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在19~73岁,平均为(38.6±2.4)岁。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与白血病诊断标准符合[2-3];②患者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无异常。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②合并免疫功能障碍;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明确表示拒绝配合本次研究。

根据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方案差异为准完成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尽量确保研究不会受到纳入对象基线数据影响而导致缺乏公正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护理方法

在确诊患者病情后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保持病房的通风状态,为患者进行白血病相关知识、治疗手段、不适症状等方面的健康普及,做好治疗过程中的皮肤保护工作,告知患者应该保持足够的卧床休息状态,给予营养支持,每天要摄入充足水分,做好口腔常规护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在白血病的不同时期都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面对面沟通、授课、知识点指导的方式来让患者对自身这个发展过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各个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对患者的普及内容主要从自我概念、白血病相关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可将白血病患者分为以下几个时期[5-6]:①诊断时期。白血病患者刚确诊病情会有震惊、难以接受、恐惧的情绪,主要是因为对白血病了解程度不深同时对治疗效果预期不高,因此,此阶段主要是针对白血病相关行为、日常生活行为,让患者能够较好地掌握白血病内容,对诊断、预后等方面有所了解,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适应疾病可能带来的影响。②化疗时期。让患者了解在接受化疗期间的饮食结构搭建、纠正存在的不良生活行为、对于治疗期间诱发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让患者了解白血病化疗可能诱发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对应的治疗措施,让患者能够尽快达到生活自理,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运动。③稳定时期。让患者重视白血病的复查工作,同时需要配合健康的生活节奏、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来确保白血病稳定阶段的持续性。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对患者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情绪变化进行评估,两个量表评价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越严重[7]。

生活质量:在患者完成护理后用QOL量表进行评估[8],内容包括生理机能、心理状态、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关系,每个项目所得分数越高提示质量越好。

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脱发、感染、出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卡方检验,并通过(±s)与(%)做描述,如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


在完成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价(SDS、SAS)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
 

2.2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价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
 

2.3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相关并发症情况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

 
3讨论

白血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趋势,这和多种因素有关,对白血病的治疗手段已经趋于稳定,但治疗期间如何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和依从性是护理的重点关注内容。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最初提出的作用在于针对慢性疾病,随着它的发展轨迹在不同的分期阶段中不断地改变护理服务内容,主要目的在于预防,而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发展延缓、控制并发症是该护理模式的次要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联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患者无论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或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可知高质量预防措施对于后续的控制也有积极影响。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被临床广泛验证。根据患者在不同阶段采取对应的处理手段,从本质而言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更好地体现和贯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与当前医疗理论有更高的契合度,从身心方面满足患者需求,更好的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对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方案,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保障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方菁.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2):218.
[2]沈丽.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105-106.
[3]Minder CE,Pfluger DH.Leukemia,brain tumors,and exposure to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Swiss railway employees[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7,153(9):825-835.
[4]隋芳.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方式及心得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4):146-147.
[5]曹艳清.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6):236-237.
[6]Stone RM,Mandrekar SJ,Sanford BL,et al.Midostaurin plus Chemotherapy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a FLT3 Mutation[J].N Engl J Med,2017,377(5):454.
[7]梁月桦.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5(6):34-35.
[8]冯爱君.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1):50-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