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控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5 11:40: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控中的作用。方法将仁寿县人民医院诊疗并在我镇居住的28例新发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全程督导管理和家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随访、全程督导管理和家庭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肺结核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周期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以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本次研究中比只进行常规随访、全程督导管理和家庭护理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改善肺结核疾病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防控

本文引用格式:肖文珍.探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控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27,232.

0引言

随着我国总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肺结核疾病的发病人数呈递增趋势,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1]。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2]。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后续肺结核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3]。本文通过对28例肺结核疾病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研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控中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仁寿县人民医院诊疗并在我镇居住的28例新发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全程督导管理和家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随访、全程督导管理和家庭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中9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年龄21~72岁,平均(45.78±5.65)岁。观察组患者中8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23~74岁,平均(46.75±4.86)岁。两组患者关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肺结核患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全程督导管理和家庭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按照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办法,仁寿县所有的肺结核病人到仁寿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大部分病人在县医院门诊开药后,回家居家治疗,少部分病情严重的,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回家居家治疗。乡镇卫生院在收到县医院的反馈信息后,由乡镇卫生院的结核病管理人员和村医生对病人实行随访、全程督导管理,首次入户随访在72 h以内,以后2个月、5个月、6个月以及不定时的或特殊性情况随时入户随访,直到整个服药疗程结束,主要进行全程随访、督导服药和常规家庭护理,指导患者如何服药、不良反应及如何处置、何时复诊,促使患者规范、适量、全程的完成疗程。观察组在全程随访、督导服药和常家庭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健康宣传:通过电视、通讯、广播、信息等现代媒体,以及疾控、防疫与医护人员等多途径有效地进行肺结核疾病防控宣传,乡镇结核病管理人员和村医生可对病人和家庭护理人员以及家庭其他成员进行入户宣传、发放资料等健康宣传,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肺结核疾病的产生原因、临床症状、护理方式、饮食注意事项、个人卫生知识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并以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2)心理指导:因为许多肺结核患者长时间都处于疾病状态,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患者不能积极接受治疗。患者如果长期处于不良状态下,不但会对其疾病治疗有很大影响,也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乡镇结核病管理人员和村医生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3)生活教育: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易消化之类的食物,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少食用寒凉、油腻与辛辣刺激性等对患者刺激较大的食物,尽量多喝温水,保持作息规律,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4)药物指导:乡镇结核病管理人员和村医生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详细告知患者药物使用剂量与方法等,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病人实行随访、全程督导管理,随访管理主要由中心卫生院的肺结核管理人员和各村的医生来完成。保证患者正确的基础药物治疗,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服药期间,随访人员询问患者服用后的症状情况和不良反应。若患者发生异常情况,告知医生并相应处理。

(5)隔离与防护知识教育:肺结核疾病大部分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染,少数通过食用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等引起肠道感染。所以,应对患者做好隔离与防护知识教育,控制疾病传染源以及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肺结核疾病的重要措施。

1.3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以及护理效果。其中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具体方式如下:(1)显效:患者经护理后,肺结核症状明显好转;(2)有效:患者经护理后,肺结核症状有一定的好转;(3)无效:患者经护理后,肺结核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主要分为较为知道、一般知道和不知道,认知率=(较为知道+一般知道)/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肺结核患者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针对性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进行检验,并采用率(%)表示,进行健康教育和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中,P<0.05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使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肺结核是我国临床较为常见与多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4]。肺结核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以及较强的传染性,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以及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5]。因此,如何做好肺结核疾病的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临床的重要研究内容。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肺结核疾病护理方式,其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健康宣传、心理指导、生活教育、药物指导以及隔离与防护知识教育等方面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患者后续肺结核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

本文通过我镇新发的2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以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示,健康教育在本次研究中比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改善肺结核疾病的防控效果。探讨研究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控中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万芳芳,罗朝晖,牟建珍.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132-133.
[2]张莉华.个性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的作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27-28.
[3]向卉,张婕,阴小英.健康教育在门诊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88-89.
[4]黄如平,郑霞芬,刘清清.健康教育在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0):1594-1597.
[5]季乐财,吕建文,李蓉安,等.微信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3):299-3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