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析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5:23: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浅析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21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做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BI指数(BI指数评定量表)、MMSE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龚鹏飞.浅析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70,72.

0引言

脑卒中属于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又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内没有血流进入而引起脑组织发生损伤的一种疾病。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却有部分患者出现神经受损,从而引起肢体与认知功能出现障碍,造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应早期介入康复治疗[2]。笔者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21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康复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做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21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做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所有患者都符合临床上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由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对照组患者105例,男性70例,女性35例;年龄44~78岁,平均(61.2±2.9)岁。试验组患者105例,男性68例,女性37例;年龄46~77岁,平均(61.1±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认知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并排除了严重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及相关文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营养脑细胞、改善脑循环、降低自由基等,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纠正患者各项指标,预防病情加重,在康复期间可自己锻炼。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认知功能训练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患者发病初期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定向力的训练、推理的训练、分类的训练、计算力训练、语言的训练、注意力的训练等都属于康复认知功能训练[3]。定向力的训练主要包括日期、时间、地点、人物等;推理训练主要是给患者一件物品,让其说出与物品相关的事宜;注意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锻炼患者的注意力;分类训练主要是让患者根据物品规律分类;计算力训练主要是对数字进行排序;语言训练主要是让患者通过读书与读报纸等,练习语言能力。每天练习两次,每次半小时。运动训练主要是运动功能的练习与日常的生活活动练习。运动功能的训练主要是帮助患者将体位、坐位、卧位摆放正确,并做坐位的平衡练习、步态的练习与上下楼梯的练习。日常生活活动练习主要包括生活中独立、需要反复操作的、必要的基本活动,具体表现在穿脱衣服、饮食、喝水、在室内移动、洗漱、洗澡、上厕所等方面。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由容易到困难,由被动到主动,慢慢帮助功能恢复。每次练习半小时,2次/d。

1.3疗效评判

根据患者平时的饮食、洗澡、修饰、穿脱衣、大小便控制、如厕、平地行走、走楼梯、床椅转移等能力进行评分。若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能够自理,则得100分;若患者在治疗后,功能轻度障碍,则61~99分;若患者有重度功能障碍,则41~60分;若患者重度功能障碍,则≤40分,患者的得分越低,则代表生活功能障碍越严重。对患者的5项认知功能(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与语言力)进行评分,共30分,得分越高,代表认知功能越好。对患者神经的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总分42分,神经受损越厉害,得分则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统计学软件应用的是SPSS 20.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BI指数(BI指数评定量表)、MMSE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
 

3结论

脑卒中在临床较为常见[4],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近年来急救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越来越高,抢救成功后一般会存在神经功能的不同损伤,使患者的肢体与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对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专家认为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重组能力,康复治疗以脑的可塑性与重组能力作为奠基石,通过肌肉与关节的练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与脑部的血供,使病灶周围细胞兴奋性提高,神经元的功能得到恢复,形成正常的功能模式,从而使认知与肢体功能得到恢复。在患者抢救成功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与运动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可以使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得到改善,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好转[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6],进而使生活质量提高。在本文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21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BI指数(BI指数评定量表)、MMS E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NI 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进一步证明了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临床效果[7]。

综上所说,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8],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加美.康复治疗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9):91-92.
[2]田旭川,陈超,应勇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2):12-15.
[3]李秀振.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7):126-128.
[4]胡桂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3261-3262.
[5]何强.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2):10128-10129.
[6]李玲.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1):53-54.
[7]吴玉婷,易敏.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4):13-14.
[8]孔艳芳.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2):107-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