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检查的患者中,抽取冠心病180例,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采用潜在高危筛查评估表进行评估和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要低于对照组,而好转率则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冠心病患者的检查中,采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冠心病;临床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莉.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86-287.
0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及时发现冠心病患者潜在高危因素并且给予相应的预防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疾病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1]。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收治患者的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也就导致临床中工作的压力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如何保证临床患者的诊断质量又保证工作的效率就成为了临床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是目前临床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评估手段,其将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直观地了解患者的情况[2]。本次研究就对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检查的患者中,抽取冠心病180例,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35~60岁,平均(43.78±3.12)岁;研究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35~59岁,平均(44.52±2.12)岁。比较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检查以及护理指导,不进行额外的干预工作,包括进行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多项工作,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能够顺利进行[3]。
1.2.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潜在高危筛查评估表进行评估和干预,内容如下:①首先对体检科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顺利、正确地使用评估表进行评估工作,并且能够根据评估的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指导;②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相应的临床工作;当患者得分在6分及以上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并且做好相应的抢救工作,要求在15 min内有相关的医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估,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评分在4~5分的患者则要在30 min得到相关医生的评估,进行处理;同时将所有评分在4分级以上患者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记录在“危重患者处理转归表”之中[4]。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相关内容可见表1。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治疗情况,比较相关数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要低于对照组,而好转率则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2。
3讨论
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是临床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评估方式,其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这对于患者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采用该表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工作,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临床评估中患者的得分高,显示患者的潜在高危风险越高,越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重视,通过评估的动态变化更能够有效了解患者的情况,针对其病情采取必要的措施,有预见性地降低患者的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而在另一方面,采用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能够使得临床中护理人员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开展有效的临床指导和护理,降低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以及被动性,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评估,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病情观察能力,对于临床的护理和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5];同时,采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了解患者的情况[6],能够让护理人员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临床宣教工作,告知患者疾病的情况以及之后的治疗流程[7],使得患者和家属对之后的治疗工作有所准备,降低其抗拒心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8],并且有效的交流对于拉近护患关系、改善医患关系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治疗[9]。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相较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增加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进行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都要更低,疾病的好转率也要高于对照组,显示采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能够有效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针对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疗效[10]。
综上所述,在临床冠心病患者的检查中,采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妍,余健,黄贤珍,等.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东医学,2017,38(16):2576-2579.
[2]林亚良.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8):141-142.
[3]王艳芳,郝林军.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冠心病患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31-1433.
[4]冯丽琴.冠心病介入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226-3227.
[5]王海翔,徐重白,王玉国,等.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577-579.
[6]吕航,杨秋莉,杜渐,等.基于决策树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病风险的中医人格体质特征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639-642.
[7]Ohen GI,Aboufakher R,Bess R,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disease on uhrasoundand coronary disease on CT angiography[J].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13,6(11):1160-1167.
[8]王耀辉,张重阳,孙伟,等.基于急救医疗服务的院前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门-针时间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7):667.
[9]Huang L,Shi Z,Xiao D,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hs between 12-lea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ronary giography[J].Globdl J of Clinical Report,2014,4(3):5-7.
[10]江浩.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8,39(2):26-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