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提前预防重症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收治VAP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VAP发病率以及入住ICU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病率,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ICU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入住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VAP患者进行护理,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预防了重症患者VAP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佟艳飞.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49,351.
0引言
临床院内感染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为VAP,占据感染病的34%,在ICU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病发率达到26%,而患者的死亡率在46%,导致以上数据不断上升的因素主要为患者治疗时间长、费用偏高以及护理不当。所以,医院应该加强护理干预,让ICU中的VAP患者治疗时间缩短,并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在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的循证基础护理以及治疗方式,该护理方式正被国外研发并针对难治之症所利用。本研究通过选取20例VAP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减少了VAP的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9年2月收VAP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2~76岁,平均(54.80±15.12)岁。其中8例气管插管,12例气管切开。常规病症:颅脑外伤为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例,心肺复苏术后3例以及脑血管意外4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1~74岁,平均(51.52±15.03)岁。其中16例气管插管,4例气管切开。常规病症:颅脑外伤为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例,心肺复苏术后6例以及脑血管意外1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常规疾病,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方式为:为患者进行护理前对自身进行无菌清洁,保持双手干净,检查患者病房环境整洁度以及空气流通,加强患者气道管理的监督,做好基础护理。
观察组:采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操作如下。
将护理治疗中普遍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归类:①由于部分患者必须进行气管切开以及气管插管,导致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并且对气管的粘膜造成损害[1];②患者气道处分泌物逐渐增多,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增加吸痰次数,使局部受到刺激加重气管粘膜的损坏;③气道中人工湿化度不够以及体液不足,导致呼吸道的痰液变得粘稠,同时粘膜也变得干燥,阻碍了护理人员进行吸痰[2]。④患者长时间处于卧位姿势,使肺部内的分泌物经过大气道沉淀于肺底[3];⑤鼻饲中,患者出现食物误食、返流等现象。
实施护理措施:①检查患者身体状况,根据患者自身条件抬高床头,角度为<31°,根据规定时间为患者进行翻身扣背,加快部分血液循环速度;②定时为患者测量气囊压力,每2.2h进行1次,保持气囊压力在26~31cmH2O;③提升人工气道湿化以及温化,湿度控制在61%~71%,湿化器水温控制在33~36℃[4];④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时为患者进行脱机,同时每天早上停止为患者进行镇静剂注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成功脱离机器后,方可拔管,若脱机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则继续使用镇静剂和呼吸机;⑤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堆积,立即采用带有声门下吸引的气管插管进行冲洗(引流);⑥减少对患者吸痰次数,当患者出现频繁呛咳、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耳鸣、呼气气道压力过大并且患者意识清晰强烈要求吸痰情况下才能进行[5];⑦对患者使用呼吸机通气治疗中,为了预防消化道出现溃疡,应合理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2受体抑制剂;⑧改善患者低蛋白血症,为其进行肠内外营养调节,增强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VAP的诊断指标,观察2d内机械通气以及撤离机械拔管后,患者胸部通过X线片其肺部出现新的浸润性阴影,并且肺部能够听到湿性啰音,并伴有以下状况:①患者体温在36.6~38.6℃;②患者外周白细胞指数在4.1~10.1×109/L;③患者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不断增多,同时出现脓性分泌物;④能够找到引起支气管分泌物的病原菌。VAP发生率=VAP病发例数/总患者机械通气日×1000‰。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病率
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病率,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
通过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入住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对于预防重症患者VAP采用单一的感染控制方式没有太大的作用表现,VAP属于较为复杂的病症,为了能够有效控制VAP发病率,需要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6]。该护理方式由美国最先进行临床实验,并对其进行研究,它被美国定义为综合性护理方式,同时其护理效果显著。经过积累国外的经验与方法,国内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到临床医学中,并被广泛运用,它的首次实施针对目标为ICU中的VAP患者[7-8]。
本研究通过数据对比证明,观察组VAP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抑制了患者的发病率,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入住ICU时间明显减少。出现以上现象主要因素有:①根据VAP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整个护理过程更加细致化,提升了整个护理质量;②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遵守并实行集束化护理中每一条护理内容;③降低患者VAP发病率,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为患者吸痰,效果显著;④尊崇胃-肺感染路径学说,改善因鼻咽部以及口腔、肠道中的细菌转移造成呼吸道感染引发VAP病症,同时为患者服用抑酸药品,放置患者出现胃食道反流以及误吸等。
综上所述,在预防重症患者VAP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能减短入住ICU时间,减少患者发病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坤.集束化方案预防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2192-2193.
[2]何立敏,凌舒娅,谢莉玲.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9(14):39-42.
[3]许晓兵.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12):1125.
[4]闫瑾,何先弟,汪华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预防方案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42-144.
[5]范红柳,冯琦,徐凤林.集束化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333-334.
[6]周妤,谢芳.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26-28.
[7]Wiemken TL,Kelley RR,Fernandezbotran R,et al.Using cluster analysis of cytokines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inflamma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pilot study[J].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2017,1(1):3.
[8]Luo J,Yu H,Hu YH,et al.Early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at risk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mong severe pneumonia: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Thorac Dis,2017,9(10):3979-39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