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日常交流中,语言是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在医院护理工作方面也是较为重要的。每位护理人员都需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便需要向患者介绍基本情况,同时帮助患者解决生理方面的痛苦,给予一些心理支持,舒缓患者心理上的不安。文章主要分析了护理工作临终关怀语言沟通难点,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护理学;病区;临终关怀;护理要点;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郝玉娟.护理工作临终关怀语言沟通难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28-229.
0引言
社会和医学的不断进步,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也需做出相应的改变。作为临终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根据患者临终前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心理护理,提升患者临终质量,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最后一程[1]。
1临终关怀概念
当前的临终关怀属于较为特殊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经由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人员构成,可以很好地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全方位的舒适质量,对病人给予心理方面的关怀,积极运用关怀的语言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心理慰籍,提高患者身心健康。
2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属于多方面整体性服务工作,为了给临终患者提供主动的治疗与护理工作,需要尽自己努力来为临终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社会以及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为患者营造优良的生存环境,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进行临终关怀时,需要注重语言方面的沟通,及时疏通患者心理方面存在的负担,多与患者说话[2]。
3语言沟通存在的问题
进行语言方面的沟通,是将他的思想观点传递到另外一个人口中。作为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沟通时,需注重交流技巧,避免说影响患者心情的句子,在说话过程中,需要表达出对病人深切的同情和理解,让患者畅所欲言,讲出自己所担心的问题,通过交流,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思想与医疗等方面工作,在降低病人心理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减轻患者身体方面带来的痛苦。根据患者临终生理与心理情况,有选择性地与患者沟通,使得患者可以置身在安逸的状态下。
3.1对患者的关怀程度欠佳
近阶段,对于临终关怀这门学科,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关于临终关怀方面的知识教育工作,在医院中,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只是通过了短期的培训,也没有得到确切的临床实践[3]。护理人员在知识方面较为欠缺,不能准确地了解临终和死亡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些临终患者,不知该讲些什么内容,也不知怎样去做,在开展临终关怀方面,缺乏一定的信心。
3.2对于疼痛方面的知识掌握不精准
作为护理人员,不能对疼痛部位、因素、程度等方面做出精准评估,对于临床中常见的止痛药,缺乏药理作用,区分不清病情程度,不会运用心理疗法与音乐疗法来降低患者存在的疼痛,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表现最多的便是从属性角色,缺乏一些独立与合作方面的性质[4]。
3.3缺乏言语沟通技巧
当护理人员面对将要死亡的患者时,不知对患者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不知道怎样和临终者进行一些语言方面的沟通。有些患者想与护士谈一谈死亡这个问题,但是,当患者对护士诉说之后,护理人员不知怎样安慰患者,不会采用适度的语言和患者沟通,缺乏相应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会使用帮助患者减轻悲伤的知识与技能。在这时段,护理人员在技能方面,例如:监测患者生命特征、为患者记录体温变化情况、输液等方面,护理人员对此方面的调节能力显得非常低。
3.4缺少专业的法律法规
在医疗护理方面,我国起步较晚,而且临床护理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此方面,我国有关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并且没有对应的法律法规对临终护理设立专门的规范制度,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临终关怀护理中,与患者进行沟通存在的难度系数较高。
4加强护理工作临终关怀语言沟通的技巧
4.1提高对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视程度
通常情况下,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主要关心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在医院护理服务未来的发展中,提高对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视程度,将临终关怀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让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患者的语言沟通技巧,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面的关怀和照顾,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求[5]。
4.2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在临终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主要体现出患者身体的各种不适感和疼痛感,严重的疼痛感不仅影响临终患者的正常活动,还消耗着临终患者最后的一点点耐心,给临终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会造成精神崩溃,影响后期的治疗。因此想要提高临终关怀中的语言沟通技巧,需要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体会到临终患者的疼痛感,体会患者此时濒临崩溃的心情。与此同时,与患者进行积极的语言沟通,了解患者此时的疼痛部位,对其疼痛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树立明确的死亡观,对临终患者最后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提高患者最后的生活质量。
4.3对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沟通的教育
一般情况下,在医院的护理服务教育中,主要是针对于基础护理知识进行教育,对语言沟通的教育较少,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在面对临终患者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语言沟通,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因此在护理关怀教育中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沟通教育,使其能够面对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减轻临终患者的心理压力。在对临终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前,首先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语言上的安慰,让家属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患者的病情,调整好心态,与护理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然后对临终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自己学到的语言沟通技巧,发自内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通过积极的语言交流,引导临终患者能够正视自己此时的病情,对临终患者此时的心情表示认可,并对此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其排除心理负担,从而达到临终关怀的目的。
4.4向临终患者告知真实的病情
在医院的护理中,经常会有部分患者因不了解自己的病情,然后在治疗过程中以消极的心态来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的此种行为,对治疗效果并没有任何益处。对于临终患者来讲,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临终关怀时,首先需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此时,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使其控制好自己的心情,接受患者将要临终的事实,并且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将患者的真实病情告知患者,使其了解自己此时的身体状况,该种做法是对临终患者最基本的尊重。在告知临终患者真实病情时,同样需要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如何让患者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此时的病情,需要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用稳妥的语言表达方式,向患者表达想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态度诚恳,语言平和缓慢,言语间恰到好处,让患者能够明白真正的意思,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让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临终交流,尽量完成患者临终前的愿望,让家属及患者都不留遗憾。
4.5在临终关怀中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时,还需要加强非语言性的心理护理,通过语言交流了解临终患者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在没有确诊病情严重程度时,通过适当的语言交流,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使其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能够积极配合,给予患者一定的希望[6]。在患者不安的时期,让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充分的发泄,缓解患者心理的不满和心中的压力,然后对发泄后的患者进行语言沟通,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帮助其放松心情,在日后的治疗中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当患者接受自己的病情后,为其创造安静的居住环境,了解患者心里的想法和未完成的心愿,尽最大的能力满足临终患者的要求,从而达到良好的临终关怀效果。由于临终患者心理复杂多变,因此需要在临终关怀中加强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语言沟通技巧,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7]。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由于临终患者的心理复杂多变,并且患者此时的心理十分脆弱、敏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心,因此对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时,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与患者进行积极的语言沟通。但是在实际的临终关怀护理中,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问题比较突出,文中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和未完成的心愿。在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中,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真挚的感情,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给患者带来片刻的欢乐,满足患者临终前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够安然离去[8]。
参考文献
[1]李佳欣.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29-130.
[2]刘华兰,王建华.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4):148-149.
[3]鞠卫.晚期肿瘤患者给予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72-273.
[4]臧旭红,韦静.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90,92.
[5]沈龙芳.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方式与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102,106.
[6]刘振荣,时红梅.肺癌患者的临终关怀[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11(5):55.
[7]李映兰,欧阳玉.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现代护理,2013,8(11):880.
[8]蔺晓贤.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3,25(6):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