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300例,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实验组(150例,采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和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前者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防保健;护理;病毒性肝炎
本文引用格式:苏比努·马木提.分析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21-322.
0引言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种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根据不同的病原病毒,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通常患者在患病后,将表现为黄疸、发热、全身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1]。病毒性肝炎患者若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能随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肝硬化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通过对患者进行保健预防与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患病几率,并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300例,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150例,男75例,女75例,平均年龄为(48.96±4.25)岁,疾病类型:乙肝89例,丙肝28例,戊肝33例;对照组患者150例,男76例,女74例,平均年龄为(47.95±4.39)岁,疾病类型:乙肝87例,丙肝28例,戊肝35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后可知,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日常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并给予实验组患者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预防保健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其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基本资料、传染性、感染途径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日常卫生习惯,勤洗手。并严格要求患者在进行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防止疾病传播。同时采用疫苗注射的方式进行预防。
1.2.2护理干预
在患者收治入院后,成立专门护理小组,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分析患者身体情况,了解其病情与心理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特异性护理方案。
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因患者患病后,自身疾病可能传染,将导致患者长期处于孤独中,并逐渐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不安、焦虑、紧张等。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尽量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护患关系。并适时给予患者简单的心理辅导,消除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列举成功治疗案例,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积极性。
为患者营造干燥清洁、明亮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使患者少食多餐,以高蛋白、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保持病房洁净,至少2次/d进行病房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被罩等各类日用品。
患者进行服药时,给予用药护理,因目前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尚无特效药物,通常使用对症治疗药物较多。在患者进行服药时,对其使用药物进行简单讲解,并详细说明服用方法以及用量,保证患者正常用药。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若出现异常则应立即停止治疗并上报医师进行应急处理与治疗方案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其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表格进行调查,分为满意:患者护理后好转明显或痊愈;较满意:患者护理后有一定好转;不满意:患者护理后几乎无好转。护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患者数×100%。生活质量采用我院自制评分表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所有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研究中所有计数资料,t检验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前两组得分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结论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对于患者及其周围人群威胁较大的传染病,患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全身乏力等,随病情发展可能逐渐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3-5]。
由于目前阶段尚无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药物,因此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人们的患病几率,并给予治疗中的患者护理干预,以此提升整体护理效果[6]。
通常在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后,人体将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几率[7]。同时使患者及其周围人群加强自身卫生意识,勤洗手,并注意安全套的使用,均可在传播途径上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染[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使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升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Schwartz Robert E,Ding Qiang,Nimgaonkar Ila,et al.Eliminating viral hepatitis hepatitis Evirus:advances and challenges[J].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18,15(2):96-110.
[2]Nawaf AlMutairi,Hesham Alaadin Abouzaid.Safety of biologic agents for psoriasi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J].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2018,29(6):553-556.
[3]郭丹,邹礼.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及预防保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4):10584-10585.
[4]刘治峰.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0):116.
[5]张春花.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比较研究[J].饮食保健,2019,6(12):160.
[6]张倩.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4):162-163.
[7]黎小红,胡利萍.心理护理对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11-4712.
[8]张丽萍.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167-1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