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肺积的中医治疗以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由于肺积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历代医家对其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故临床上治疗方法繁杂,疗效甚微。现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经整理归纳,总结出肺积的辨证治疗规范,为肺积的规范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肺积;中医治疗;规范
本文引用格式:旋静,张文龙,旋菲,等.肺积的治疗规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85-186.
0引言
肺积又名息贲,临床以咳嗽、胸痛、咳痰或痰中带血,伴气短、乏力为主要症状。肺积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预后凶险,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宗旨。传统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肺积的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1治疗原则
中医药治疗肺积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专人专方,疗效显著。历代医家认为肺积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本虚为主,故其治疗当以攻补兼施为基本原则。相关学者认为肺积发病早期,实多虚少,邪气壅盛,正气尚未衰,正邪相争,当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发病中晚期,虚多实少,正气无力抗邪外出,虚实夹杂,以本虚为主,故临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1]。
2辨证要点
肺积的发病属于本虚标实,所谓本虚即正气亏虚,标实即痰瘀毒互结于肺,故临床上以扶正培本为主,重在补肺脾肾,调和气血阴阳;以祛邪为辅,重在祛瘀化痰解毒。随着正邪斗争的变化,病机也会发生转变,应根据病情变化抓住辨证要点,做出正确的诊疗。
3分证论治
3.1肺郁痰瘀证
选用星夏涤痰饮(周岱翰方)以宣肺理气,化痰逐瘀。若有胸肋闷胀疼感,加柴胡、郁金、延胡索、川芎;若有咯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血余炭;若痰瘀发热者,加牡丹皮、川贝、胡黄连。
3.2脾虚痰湿证
选方参苓白术散合六君子汤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若有大便黏腻,重用茯苓、炒薏苡仁、炒白术;若食欲不佳,加神曲、山楂;若痰涎壅盛者,加白芥子、桑白皮、枳实;肢体倦怠乏力者,加党参、黄芪、当归。
3.3阴虚痰热证
运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来养阴润肺,化痰散结。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五心烦热者,加银柴胡、鳖甲、石斛;口干舌燥者,加玉竹、黄精、石膏;大便秘结难下者,加肉苁蓉、大黄、杏仁。
3.4气阴两虚证
选用固本磨积汤(周岱翰方)以益气养阴,消痰散结。失眠盗汗者,加浮小麦、麻黄根、当归、柏子仁、大枣;五心烦热、面色潮红者,加鳖甲、地骨皮、赤芍、生地;气短乏力,加黄芪、人参。
3.5气滯血瘀证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以行气活血、化瘀散结。若咯血反复不愈者,加蒲黄、三七、白茅根、仙鹤草以凉血止血;口干舌燥者,加葛根、乌梅、淡竹叶、百合、黄精等以升津止咳;食少、乏力、气短者,加人参、白术、黄芪以健脾补气。
3.6肾阳亏虚证
选方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阳散寒,消肿散结。畏寒甚者,加干姜、艾叶、昊茱萸,以温补肾阳;自汗甚者,加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黄芪,以益气止汗;夜尿频者,加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乌药。
3.7瘀毒互结证
选用补肾化瘀解毒方[2]以补阳化瘀、解毒散积。咳痰色白量多者,加桑白皮、川贝、半夏、葶苈子燥湿化痰;咳嗽重者加旋覆花、紫苏子降气化痰或咯血加白茅根、血余炭以止血;咳喘气促者加百部、代赭石、川贝、甘草。
4中成药
4.1口服中成药
(1)参一胶囊:具有扶正培元,气血双补的功效;(2)鹤蟾片:具有除痰祛瘀,凉血解毒,消癥散积功效;(3)紫龙金片:功效补气生血、解毒化瘀,用于气血两虚证;(4)平消胶囊: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者;(5)复方斑蝥胶囊:功能破血散结,攻毒蚀疮,用于瘀毒阻络证。
4.2中成药注射液
(1)康莱特注射液:功效益气养阴,消癥散结,主治气阴两虚,脾虚湿困;(2)艾迪注射液:功能清热解毒,消瘀散痞,主治瘀毒互结;(3)康艾注射液:功效益气扶正,改善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免疫力低下;(4)其他扶正的注射液:黄芪、生脉、参麦、参芪扶正等注射液。
5其他疗法
5.1针刺
(1)气滞血瘀:肺俞、定喘、孔最、风门、云门、气海、膈俞,泻法,留针30 min;(2)脾虚痰湿:大都、太白、肺俞、丰隆、足三里、太渊、地机、三阴交、商丘,平补平泻,留针30 min;(3)阴虚毒热:涌泉、水泉、太溪、阴陵泉、肺俞、三阴交、大椎、合谷,泻法,留针30 min;(4)气阴两虚:百会、足三里、气海、关元、膻中、阴陵泉、三阴交、合谷、太冲、太溪,补法,留针30 min。
5.2艾灸
灸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消痞散结的功效,能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免疫力,如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蒜灸。
5.3穴位贴敷
取双侧涌泉、双侧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府、膈俞、肺腧等穴进行贴敷,药物组成为巴戟天、黄芪、生川乌、土鳖虫、细辛、麝香、生南星、山慈菇、乳香、没药,每隔3~4日更换1次。
5.4联合治疗
①艾灸配合穴位贴敷能改善胃肠功能,提高食欲;②针刺配合中药浴足能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6结语
祖国医学对于肺积的治疗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同时也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如肺积的辨证分型复杂多样,病情变化多端,预后凶险,生存期短等问题一直困扰历代医家。本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折磨,因此,在本病的治疗中应当给予更多心灵上的慰藉。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笔者深信,对于肺积的治疗还有更多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参考文献
[1]王圆圆,陈柯羽,张青.基于“正邪学说”的肿瘤标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21):1808-1811.
[2]汤晓娟,杜家津,方玖云,等.补肾化瘀解毒方加减治疗肺癌验案举隅[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4):340-3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