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33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33例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结论对于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长骨骨折;护理干预;骨科
本文引用格式:段艺涛,祝海萍.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33例的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60,366.
0引言
带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内固定技术的重大进步,其具有牢靠、创伤低、感染率小、骨折愈合率大,能够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等特点[1]。带锁髓内钉已经普遍运用到四肢骨折的治疗,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3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病人进行探讨,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
抽取带锁髓内钉治疗的33例骨折病人进行探讨,包括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7~70岁,平均43岁。股骨干骨折10例,胫骨干骨折23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15例,新鲜骨折24例,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9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及术前、术后护理;实验组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干预
认真详细地为病人进行解释,伴随护士的综合素养明显增强,交流能力的提升,讲解手术的目的以及必要性,确保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治疗的基础。因此,应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手术治疗,患者通常可出现焦虑、害怕等不良的心理反应,部分盲目乐观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若术后实际情况和预期结果不一致时,反而可产生更低落的情绪。不良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变化,降低身体的防御功能,减低患者手术耐受力,提高了手术风险率,同时影响身体的恢复。术前乐观稳定的心理,有利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1.2.1.2饮食指导
创伤后因为不良情绪,食欲不佳,不利于营养的补充,影响骨折愈合,所以,损伤早期多进食优质蛋白、热量充足、易消化的食物,外伤发热时期,每天的饮水量约1500~2500 mL,促进消化,保证大便通畅,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利于钙吸收与骨愈合[2]。
1.2.1.3牵引的干预
除开放性骨折病人外,股骨骨折患者住院后实施骨牵引治疗,操作时避免牵引针移动,每天针眼位置滴75%酒精2次,监测是否感染,尽早发现,给予治疗,勤检查牵引的肢体部位是否正确,若发生移位立即调整,定时测量双下肢长度,防止过牵[3]。按摩骶尾部、足跟部,防止出现压疮,引导患者进行膝、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起坐锻炼髋关节的功能,指导使用引力拉环和健肢的配合,一手向上拉住引体拉环,健肢屈髋、屈膝、足者用力踩住床面,配合腰背肌用力,可以慢慢的抬臀与上身活动,锻炼可以消肿、止痛,有利于骨质愈合,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同时也可以避免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发生的并发症[4]。
1.2.2术后护理
1.2.2.1基础护理
病人回病房后进行心电监护,注意保暖,持续吸氧等,改善病人的身体不适,按照医嘱麻醉后进行护理,为病人介绍术中情况,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切口是否出血、渗血、敷料有无脱落,确保敷料清洁卫生,开放性骨折术后应留置引流管,监测引流液的量与性质,保障引流管通畅。
1.2.2.2疼痛的护理
疼痛属于骨科患者多发的症状,属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外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护理属于临床的重要工作,术后患者均有疼痛主诉,疼痛程度以术后当晚与第1天晚上最为严重,影响活动与睡眠,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告知家属陪伴,缓解患者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促使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增强疼痛耐受力,无法耐受病人采取自控镇痛泵,根据医嘱进行用药治疗与预防加重,也可以意志控制疼痛,转移集中力等减轻疼痛[5]。
1.2.2.3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往往出现在严重创伤,尤其是脂肪丰富长管状骨骨折,典型症状有:意识障碍,瘀斑以及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6]。采取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时,因为髓腔压力提高,促进脂肪微粒进入板状静脉,而诱发肺栓塞,严重时导致脏器栓塞,本病凶险,当前还未有特效疗法,只可以对症与支持治疗,若尽早诊断,处理恰当,能够减少残疾率以及死亡率。所以,术后严格观察病人的意识障碍,皮肤出血点等表现,一旦发生不良症状,及时通知医生治疗。
1.2.2.4体位指导
术后去枕平卧位6 h,同时保持患肢中立位,膝关节弯曲大概10°,抬高患肢,促进消肿,术后第2天选择半卧位。
1.2.2.5血运的监测
如果是胫骨手术,应该严格监测患肢温度、颜色与血运情况,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考虑早期骨筋膜室综合症。
1.2.2.6卧位的护理
术后卧床期间支持病人多喝水,每天不少于2000 mL,避免泌尿系感染,进行深呼吸与有效的咳嗽活动,练习扩胸,健肢活动,引导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每天用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压迫部位2次,避免出现褥疮和以及肺部并发症。
1.2.2.7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属于救治骨折的主要方法。初期合理的功能锻炼能够增强手术效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伤肢肿胀,还能够避免深静脉血栓,术后24 h开始引导患者开展足踝部自主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并且被动活动髌骨,用手向两侧推动髌骨,避免关节面粘连,配合远端肢体按摩,利用牵引架上的拉手活动上肢,抬起躯干,2周后支持患者进行轻度膝关节屈伸活动,6周后可扶床或扶双拐行走,慢慢改为扶单拐,继而弃拐行走,整个功能锻炼过程中应坚持从易到难,自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劳累,不加重疼痛为原则。
1.2.2.8加强基础护理与出院指导
通常术后患者卧病大概3周,需要做好基础护理,保证床单被罩的干净卫生,勤翻身、避免压疮,术后根据麻醉时间,指导患者饮食时间,多食牛奶、瘦肉、鱼、蔬菜、水果等优质蛋白、热量充足、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补充丰富的营养,避免由于长时间卧床而导致的便秘症状,引导患者出院后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注意安全,告之复查时间与联系方式,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7]。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恢复与护理满意度均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详见表1。
3讨论
带锁髓内钉的利用[8],能够预防骨折旋转、短缩与成角等畸形,不但可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同时具有固定牢靠,能够初期负重,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与肌肉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等特点,尤其为多发损伤时,避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身体康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该报告结果显示,对比两组的并发症率、肢体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充分的准备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术后正确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而功能锻炼则是术后功能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沈卫红.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8(19):55-56.
[2]石雅咏.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18,7(13):27-28.
[3]安林芝.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3(20):63-64.
[4]刘会玲,李秀荣,郑广德,等.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7,1(20):76-77.
[5]侯玉清,张华清.下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2(13):101-102.
[6]张琪,钱江平.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5(24):78-79.
[7]冉秀云.带锁髓内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8,27(23):64-66.
[8]李咏梅,文艳.长骨骨折132例带锁髓内钉手术护理[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9,5(30):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