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下肢)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A组、B组分别5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行功能锻炼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肌力、伸屈度情况,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A组恢复优良率为58.00%,B组为74.00%,对比B组相对更高(P<0.05);同A组对比,B组肌力以及伸屈度情况均更理想(P<0.05);对比并发症,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应当予以积极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帮助恢复关节功能、肌力等,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功能锻炼;创伤骨折;常规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晁磊.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要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06-307.
0引言
在临床骨科中,创伤性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大多是由于暴力事故或者受到外伤导致,往往伴有肿胀以及剧烈的疼痛感,受伤肢体会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功能,病情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扭曲以及缩短等畸形现象[1-3]。经过手术治疗后,受到应激性损害的影响,病患可能会存在关节僵硬现象,从而影响疗效,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当予以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帮助尽可能的恢复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4-5]。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功能锻炼的护理要点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分析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下肢)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A组、B组分别50例。A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30~60岁,平均(48.94±4.86)岁;B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9例、21例,年龄31~60岁,平均(48.95±4.87)岁。组间资料经对比(P>0.05)。
1.2方法
(1)A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心理。创伤骨折疾病患者往往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而且在短时间内病情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心理状况引起重视,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告知需要保持良好心态,需要时间才能够更好地恢复等,除此之外,还需要解答其内心疑问,对于一切合理需求均满足。②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等,尤其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帮助纠正错误认知,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并为后续的功能锻炼护理打下基础。
(2)B组:在其基础上加行功能锻炼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早期功能锻炼。手术后7~14 d,需要对改善血液循环、关节僵硬、局部肿胀等作为基础,可行股四头肌舒张、收缩训练,踝关节跖屈背伸训练,每次运动时间为30 min,2次/d,帮助改善淋巴回流以及肿胀、疼痛等现象,此外,还可促进骨折愈合②中期功能锻炼。手术后3~6周,需要将恢复肌肉力量以及关节活动情况作为基础,因此需要行早期加强训练,帮助恢复。在功能锻炼开展的时候,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③后期功能锻炼。手术后7~10周的时候,需要将强化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作为基础,根据病情等的恢复情况提高强度,可加行沙袋负重等训练。④辅助干预。由于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康复所需时间较长,加上活动受到限制,且存在疼痛现象,在功能康复期间内也需要对心理干预引起足够重视,定期开展病友座谈会,互相分享治疗等经验,护理人员需要询问其内心真实感受,引导正确宣泄情绪等,并告知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性,增强其自身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肌力、伸屈度情况,并予以对比评价。
关节功能恢复根据随访半年情况进行判定,具体:不存在疼痛感,可自主运动,关节活动度在141°~145°,为优;偶尔存在疼痛感,能够自主运动,关节活动度在121°~140°,为良;存在轻微疼痛感,生活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关节活动度在91°~120°,为可;疼痛感剧烈,无法进行自主运动,关节活动度低于90°,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A组恢复优良率为58.00%,B组为74.00%,对比B组相对更高(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等情况比较
同A组对比,B组肌力以及伸屈度情况均更理想(P<0.05);对比并发症,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骨科中,创伤性骨折较为常见,通常是予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手术效果更为理想,预后也得到有效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因素影响康复效果,且恢复时间较长,所以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从而影响疗效[6]。因此,对于此类病患,还需要对功能锻炼引起足够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肌力以及伸屈度、并发症发生率、关节恢复情况均较A组优(P<0.05),提示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行功能锻炼护理的价值较高。在术后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符合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更加注重病患心理状况,帮助保持良好心态;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等多个方面知识,帮助纠正错误认知,并明确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从而为后续功能锻炼护理工作打下牢实的基础;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帮助改善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关节肿胀等现象;中期则是加强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晚期则是进行负重训练,帮助更好的恢复关节功能[7-8]。实现了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功能锻炼目的,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应当予以积极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帮助恢复关节功能、肌力等,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在临床中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军莲,关敏霞,唐玲娟.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疼痛控制护理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83.
[2]吴婷婷,郭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8):90-92.
[3]牛红.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86-87.
[4]Zhang L,Wang J,Feng X,et al.Traumatic burs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with an intact neurologic function[J].Spine Jour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2016,16(1):e47-e48.
[5]黄雪霞,彭丽娟.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71-73.
[6]谌婷.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81-1682.
[7]马梅花.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18):140-141.
[8]崔翊.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13-25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