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9 11:23: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检查与生化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48例、生化检验),对照组(48例、常规检验)。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并分析检验与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检测几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检测几率为7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检验有效率,P=0.011,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有效率,为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有效性参考,还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生化检验应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糖尿病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张丽余.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04,206.

0引言

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病情特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患者主要致病原因为肥胖、免疫力低下、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该病属于终身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全身器官均造成严重损伤,情况严重时会诱发糖尿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1]。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确诊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及病情的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为了提升糖尿病患者早期病情诊断准确率。我院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96例患者不同检验方法进行病情诊断,患者组间数据差异详情见下文。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48例、生化检验),对照组(48例、常规检验)。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区间在38-78岁之间,平均(53.67±3.67)岁,患者病程区间在1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6.31±1.0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区间在35-78岁之间,平均(52.17±2.67)岁,患者病程区间在1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7.32±1.01)年。P=0.081,患者组间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患者分组纳入标准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6mmol/L,餐后2h血糖值>12mmol/L;患者及家属自愿加入此次分组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患者分组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肝脏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低,不能配合医生完成检查的患者;病史资料不全患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检查,采取患者5mL晨尿液,采用尿液分析仪(长春迪瑞公司生产)进行分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验法进行检验。

1.4.2观察者患者进行生化检验

医护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生化减产,采取患者5mL晨尿液,采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701)进行检查,检察项目包括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葡萄糖耐量。患者采集尿液前8h禁食,医护人员在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液采集,采用氧化酶法检验患者空腹血糖值,如患者空腹血糖值低于7.7mmol/L,患者为正常血糖值。医护人员取患者三次检验结果平均值进行诊断。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水(200mL)+葡萄糖溶液(75g)口服,在5min内全部服下,采取患者溶液服用2h后的静脉血液进行检测,根据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5次采血,5次采血时间分别为患者空腹状态下、服用糖水半小时后、服用糖水1h后、服用糖水2h后、服用糖水3h后。为了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在检测期间不可接受输液、不可服用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不可剧烈运动、应禁食状态,患者血糖检测值在3.6-6.1mmol/L之间为正常。患者血液抽取前12h应禁食,医护人员采取患者2管5mL静脉血,在2h内将患者血清分离出来。确保患者采血前无吸烟喝酒、剧烈运动、饮食等行为,如患者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油甘三脂范围超过1.88mmol/L则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5观察指标

以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为标准与临床检验结果相同为有效检测,与临床检验结果不同为无效检测,医护人员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监测及无效检测几率进行记录并对比。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处理本文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采用t、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测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中有46例患者为有效检测,有效检测几率为95.83%,有2例患者为无效检测,无效检测几率为4.17%;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为有效检测,有效检测几率为75%,有12例患者为无效检测,无效检测几率为25%。组间数据差异详情见表1。


\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病呈较长,且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糖尿病发病几率显著升高。通过临床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没遗传、肥胖、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2]。该病主要分为一型糖尿病及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居多,占糖尿病患者总例数的90%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患者日常饮食的控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及降糖药物的控制才能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肝脏系统及心脑血管造成严重的损伤。如何良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反正几率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是医护人员首要解决的问题。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病情诊断对疾病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传统治疗中通常采用晨尿检测作为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依据,晨尿检测检验方法对患者病情诊断有着一定价值,但检验有效率不高,且晨尿检测方法相对复杂。患者对这检验方法的满意度及接受程度较低。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发展,生化检验在患者临床治疗中被推广应用,生化检验也成为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的首选方法。生化检验有着检验速度快、检验操作简单、检验准确率高、患者认同度高等多种优点。检验方法可对患者油甘三脂、血糖及糖耐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可根据生化检测结果判断患者血糖水平状况及患者油甘三酯状况。医护人员可通过患者生化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糖尿病病发几率[3]。如患者糖耐量降低则该患者糖尿病病发几率较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有效反映出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医护人员根据生化检测所检是各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诊断。根据我院糖尿病患者检测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检测几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检测几率为7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检验有效率,P=0.011。综上所述,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有效率,为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有效性参考,还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生化检验应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军.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07):158-160.
[2]刘群.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2):99-101.
[3]孙新华.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8(08):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