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序列(DWIBS)的影像表现及该序列对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和较佳b值的选择。方法在本项研究中收集经食道镜及病理证实的32例食道癌病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胸部常规T1WI、T2WI、DWIBS检查,由不同b值:0、500、800 s/mm2获得DWIBS图像;分别测量正常食道、食道ca及相同层面胸壁肌肉在不同b值时的扩散信号强度(SI)及病变的ADC值,计算食道病变与相同层面胸壁肌肉相对信号强度比(SIR);评价不同b值DWIBS图像背景抑制效果及图像质量。结果DWIBS图像上32例食道癌病例中有31例在DWIBS图像上都显示为较明显的高信号,与背景信号对比明显,b值为500、800时病灶的信号强度(SI)分别为106±31.4、93.3±25.3,信号强度比(SIR)分别为3.30±0.86、3.01±0.94,正常食道的SI分别为43.5±5.2、38.1±4.9,SIR分别为1.36±0.164、1.43±0.17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道癌组b值为500、800时的SI及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癌组ADC值分别为1.42±0.19、1.28±0.20,正常对照组食道的ADC分别为1.93±0.168、1.80±0.19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好的表述参数是信号强度,b值=800 s/mm2的图像背景抑制效果及图像质量优于b=500 s/mm2。常规MRI检查的阳性率为90.6%,DWIBS检查的阳性率为96.9%。结论食道癌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可清晰分辨肿瘤组织,食道癌扩散成像的较佳b值为800 s/mm2,扩散图像既可以较好的克服T2透过效应及灌注效应对食道癌扩散成像的影响,又能够较为准确反映组织的扩散特性。DWIBS增加了食道癌的可见度,是常规序列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食道癌;磁共振成像;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
本文引用格式:朱丽明,马坚,夏丽坤,等.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在食道癌诊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08-209.
0引言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蔽,病变很难被发现,食道镜、食道钡餐检查、CT、常规MRI在食道ca的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一定局限性[1-2]。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序列(DWIBS)克服了以往体部DWI扫描必须行屏气扫描因而使其扫描范围受限制的局限性,可以在患者自由呼吸的状态下行大范围的扩散加权成像,并且采用了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技术。本研究旨在对食道癌患者行MRI常规和DWIBS扩散成像,观察食道癌在DWIBS扩散图像中的特点,以研究DWIBS成像在食道癌中的应用价值和该序列较佳b值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共搜集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食道癌病例32例,其中男31例,女1例,年龄29-87岁,平均年龄61.6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和胸部疼痛。正常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4.4岁,选自接受肺部检查的病人和部分健康志愿者,临床、影像或食道镜排外食道占位病变。
1.2临床证实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内镜和病理证实,其中13例经手术证实,包括上段食道癌5例,中段食道癌10例,中下段食道癌17例;鳞癌30例、腺癌1例、肉瘤1例。
1.3成像方法
MR检查使用Philips Inter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用SENSE8通道体部表面线圈,检查前10小时禁食;常规行轴位TSE T1WI(TR/TE:10 ms/4.6 ms),脂肪抑制FSE序列T2W SPIR(TR/TE 345-643 ms/80 ms),T2BFE-M2D(TR/TE:2.9/1.4ms),层厚6-8mm;间隔1.5mm;FOV350-380mm;加扫矢状T1或T2像,上述序列采用呼吸门控触发扫描。
1.4DWIBS序列参数
TR/TE/TI 2464~4490ms/67ms/180ms,b=0、500、800,NSA10,EPI因子57,SENSE加速因子2,采集20~30层,层厚6-8mm,层间距1.5mm,FOV 350-430mm,矩阵320×320,自由呼吸,进行轴位成像,采集时间1分56秒至2分28秒,部分病例加扫矢状位DWIBS;将图像黑白翻转,得到类似PET的图像。
1.5图像测量及计算
结合T1WI、T2WI及b值为0的DWIBS图像,在DWIBS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层面,避开囊变坏死区及食道腔,测量病变及相同层面胸壁肌肉的ROI在不同b值时的扩散信号强度(SI)及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计算食道病变及相同层面胸壁肌肉相对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测量2-3次不等,取其平均值,SIR=SI食道/SI肌肉(SI食道、SI肌肉分别表示食道及同一层面胸壁肌肉的信号强度)。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同上。由两位有丰富MRI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记录数据,然后取其平均值来作为分析数据。
1.6DWIBS图像背景抑制效果及图像质量评价
正常对照组食道DWIBS图像采用分级法评价不同b值背景抑制效果及图像质量,Ⅰ级为食道区域背景抑制差,影响诊断;、Ⅱ级为食道区域背景信号部分抑制,对诊断有一定影响;、Ⅲ级为食道区域背景信号抑制良好,图像质量较好。由两位有丰富MRI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评价,意见不一时,达成共识。
1.7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Qstat(Quick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快速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DWIBS扩散图像肿瘤与对照组食道信号强度对比
DWIBS图像中,食道癌病变呈明显高信号,与背景信号对比明显;b=500时食道癌病变信号强度与正常对照组食道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t=13.20,P<0.01);b=800时食道癌病变信号强度与正常对照组食道信号强度亦有显著性差异(t=11.52,P<0.01);b=500时食道癌组的SIR=3.30±0.86与正常对照组的SIR=1.36±0.164差异有显著性(t=9.795,P<0.01),b=800时食道癌组的SIR=3.01±0.94与正常对照组的SIR=1.43±0.170差异有显著性(t=11.70,P<0.01)。b=500与b=800时,食道癌组SI、SIR无显著性差异t=-1.303,P>0.05)(见表1)。
2.2扩散图像中不同b值肿瘤ADC值:
不同b值肿瘤ADC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b值升高肿瘤ADC值逐渐减小,(见表2)。
2.3不同扫描序列中食道癌检出率,见表3。
32例食道癌有31例在DWIBS(b=500及b=800)均得到显示,且肿瘤边界较常规序列更为清晰,易于辨别;肿瘤左右径范围1.0~4.7cm,长度范围0.8~13.6cm,长度平均值在常规序列、DWIBS(b=500)、DWIBS(b=800)分别为7.20±2.10、7.86±1.01、
7.62±1.42cm,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2.070,P>0.05)。DWIBS+常规系列,提高了病灶检出率。DWIBS序列发现24例合并淋巴结转移,常规序列仅发现15例合并淋巴结转移。
2.4正常人食道MRI及DWIBS表现、图像背景抑制效果
正常人食道壁中上段厚度约为2-4mm,在食道贲门交界区厚度变异较大,为5-10mm,T1WI、T2WI食道壁呈等低信号。DWIBS图像食道走行区域b=500背景抑制效果及图像质量评价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分别为9、14、7例;DWIBS图像b=800背景抑制效果及图像质量评价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分别为2、8、20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350,P<0.01)。
3讨论
DWI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已从中枢神经系统拓展到体部,但由于肺内质子密度很低,气体/组织界面大,磁敏感伪影明显,且胸部DWI检查易受呼吸运动、心脏和大血管搏动影响,其在胸部的应用有一定限度。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BS)能有效抑制背景信号,凸显病变,通过背景抑制及黑白翻转技术,对病变的显示达到同PET类似的效果,直观、立体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范围,并可行ADC值和体积的定量测量[3]。
3.1食道癌DWIBS序列b值的选择
b值即弥散扩散系数,是DWI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确定b值的原则是在保证DWI图像SIR和CNR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大b值[4-5]。汪宁等联合使用8通道阵列体线圈和ASSET并行采集技术,在一次屏气20秒获得食管肿瘤的DWI,认为采用b值为为500s/mm2可有效地降低了肺内气体运动对局部磁场均匀度的影响,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4]。本研究中考虑到DWIBS的临床实用性,即保证达到足够的扩散加权程度,同时尽可能节省扫描时间,采用b值为0、500、800的结果显示,b值为500、800时肿瘤信号强度与正常对照组食道均有显著差异(P<0.01)。国内多个学者研究显示,中及中高b值较利于肺部、胰腺肿瘤的显示,因为肺组织质子密度较低;高b值(大于等于1000)不利于胸部病灶显示[5-8];高b值DWI在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较中低b值DW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9,11],本研究推荐食管肿瘤扩散加权成像的b值选用中高值:800s/mm2,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图像。大多数)食道癌患者为老年男性,肺功能较差,DWI检查中屏气扫描往往很难实现,因此屏气扫描方式不适合肺部疾病的DWI检查[5,7]上段食道癌及下段食道癌均要求加大扫描范围,以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下段食道癌侵犯贲门的范围、胃左淋巴结转移情况;屏气扫描使扫描层数或扫描覆盖范围受到限制,多次屏气扫描图像位置重叠,以上因素均影响DWI成像。DWIBS上32例食道癌病例中有31例在DWIBS图像上都显示为较明显的高信号,信号强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本组病例结果表明,磁共振常规序列对食道癌诊断检出率为90.62%,DWIBS序列的检出率达96.9%,磁共振常规序列多根据食道形态学改变判断病变,DWIBS明显提高了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对比,检出率有所提高;对食道狭窄、内镜难于通过的病例,可明确病变范围。相信随着病例增多,特别是食道ca高发区临床应用的增多,会能够更早更多发现病变。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
3.2DWIBS序列扩散成像在食道检查中的限度
DWIBS序列采用自由呼吸状态扫描,在测量ADC值时我们发现,相邻层面所测量的ADC值可以有较明显的差别,提示尽管WB一DWIBS技术的改进大大减少的呼吸运动对成像的影响,但是还是无法避免其影响到ADC值等的精确测量,EPI序列磁敏感的影响,导致图像空间变形和部分信号丧失,图像质量仍有待提高;DWIBS图像空间定位较差,必须与常规序列相结合。
总之,DWIBS序列增加了食道癌的可见度,是常规序列的有效补充,该序列的应用,为食道癌的诊断、鉴别、分期、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无放射性损害的功能成像方法[12-13]。
参考文献
[1]李辉.食管癌术前分期的现状和进展[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1):1-3.
[2]陈松果,朱建忠,刘林祥,等.食管癌的CT、MRI检查价值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1,.22(2):114-116.
[3]龚红霞,许建荣.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9,24(3):341-343.
[4]汪宁,张晓鹏,唐磊,等.食管肿瘤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参数优化及相关影像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826-1829.
[5]吴华伟,路青,程杰军,等.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参数优化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1):26-31.
[6]齐丽萍,张晓鹏,唐磊.扩散加权成像用于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鉴别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0):1486-1490.
[7]刘海东,于铁链,刘颖,等.肺恶性肿瘤和实性良性病变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初探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33(3):240-244.
[8]李文娣,袁曙光,闫东,等.DW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24(1):59-61.
[9]钱智,田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B):249~252.
[10]张晓鹏,唐磊.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取及其对直肠癌显示能力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839-1843.
[11]孙应实,张晓鹏,唐磊.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取及其对直肠癌显示能力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839-1843.
[12]时高峰,高红梅,刘峰,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对食管癌放疗后疗效评价的动态研究[C].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2008,165.
[13]T.Takahara DWIBS.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 MEDICAMUNDI[J].2005,11:38-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