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可行性与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的3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做研究分析,并以随机模式分为a组与B组,各150例,分别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并评估a、B组的手术实施效果。结果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比较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余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相比,B组较a组均占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率与再发肠梗阻率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技术下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可行性与预后均较理想,值得推荐。
关键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预后
本文引用格式:胡宇.研究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可行性及预后[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99-100.
0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腹腔内肠管、腹壁等在某些原因下发生粘连,进而影响肠内容物通过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已确诊的肠梗阻疾病中,约40%~60%与本病有关[1]。一旦患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腹痛、腹胀以及恶心等多种症状,因此,争取尽早有效的手术治疗非常关键。本文中,我院对3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明确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实施价值,现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3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于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接受诊查,由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资料明确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以随机数字表模式分组,A组(n=150)中,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28~76岁,平均(54.5±7.9)岁;B组(n=150)中,男性79例,女性71例,年龄29~74岁,平均(55.2±8.3)岁。通过SPSS 20.0软件对A、B组间的基线资料做处理,P>0.05,适合做课题实验与研究。
1.2方法
A组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开腹手术,切口定于腹直肌处,进腹后观察腹壁、肠壁等部位有无粘连,将粘连仔细松解与分离,完成后给予腹腔反复冲洗、切口缝合等处理。
B组接受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切口(长度约10 mm)定于脐下缘位置,通过该切口为患者建立CO2气腹,并结合病灶点、患者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以及主操作孔,锐性剥离肠管、腹膜处粘连,对肠管间粘连严重者,需先了解该粘连是否是导致梗阻的病因[2],此后在腹腔镜监视下,在与病灶相距最近的位置做小切口进行开腹,术毕再对患者实施腹腔冲洗、切口缝合等处理。
1.3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天数等几项,并统计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及概率,统计术后1年随访再发肠梗阻的例数与概率。
1.4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中的卡方与t对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做检验,以(%)与(±s)的方式描述输出结果,P<0.05提示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记录结果
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比较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余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相比,B组较A组均占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及再发肠梗阻统计结果
B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率与再发肠梗阻率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的起因多与创伤、腹部手术以及腹腔内炎症等因素相关[3-4]。在该类因素刺激下,腹腔内纤维蛋白过度往外渗透,可降低腹膜纤溶的活性,使机体对纤维蛋白的吸收与溶解减缓,纤维蛋白逐步向纤维细胞转变,久之机化而形成肠粘连[5]。该病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目前临床仍以外科手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手段。传统开腹粘连松解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腹痛、腹胀以及排气障碍等临床症状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手术创伤较大,并且预后较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采取传统开腹粘连松解术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情况[6]。
腹腔镜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腔镜技术之一,于腹腔镜监视下行肠粘连松解术,较传统开腹手术主要有以下优势:①手术切口小,形成的创伤与应激刺激程度也较轻,相对利于控制术中出血,预防切口感染,能够为术后康复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②手术在腹腔镜监视下操作,术野清晰、定位精确,在预防损害肠管浆肌层方面有积极作用[7];③术中使用超声刀等更加精细的手术器械,能够有效预防吻合口瘘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加可靠。朱日祥[8]研究对10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做分析比较,发现腹腔镜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同时还可有效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此次研究显示,A、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大致相当,但其余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相比,B组相对A组更占有优势,说明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可行,近期手术疗效较理想;从术后并发症率、再发肠梗阻率来看,B组两项统计结果各为2.67%与4.00%,较A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以及再发肠梗阻率均有明显下降,进一步肯定了该微创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不仅安全性有保障,同时在减少再发肠梗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在腹腔镜技术下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肠粘
连松解术治疗,手术近期处理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并可有效减少肠梗阻的再发,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更适合作为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首选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Moore R,Moriarty C,Chinthakanan O,et al.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operative times and efficiency in a high-volume female pelvic medicine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practice[J].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2016,28(6):1-6.
[2]袁永.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6(5):81-82.
[3]刘蕊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1):147-148.
[4]侯郑丹.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51-52.
[5]张国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50-51.
[6]Wu BY,Gu C,Yan XY,et al.Clinical 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Enterolysis Surgery[J].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2015,77(2):698-702.
[7]金建荣.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3(4):244.
[8]朱日祥.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预后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2):138-1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