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镇痛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硬膜外镇痛组)与观察组(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组),将两组初产妇的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分娩后1h、分娩后3h、分娩后10h疼痛评分观察组、对照组得分别为4.74±0.96、4.14±0.87、3.28±0.92;6.04±0.76、5.12±0.91、5.04±0.86,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实施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可有效减轻疼痛。在临床上对有意愿进行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者,可推广应用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方式。
关键词:剖宫产;镇痛;腰方肌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陈绍传,孙蓉.两种不同的镇痛方式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38.
0引言
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为近年来新新的镇痛技术,2007年由Blance首次提出,国外目前主要应用于腹部手术、髋部手术的术后镇痛[1]。国内首次具有明显的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报道是2017年,目前国内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多采用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鲜有报道[2],在全国范围内,该镇痛方式还未大面积使用,通过分析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应用于临床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旨在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为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选择最佳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00例为观察对象,按镇痛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硬膜外镇痛组)与观察组(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组),将两组初产妇的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其中采取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者50例(观察组),硬膜外镇痛组50例(对照组),年龄20~30岁,孕周37~42周。
1.2纳入标准
①胎位正常的初产妇;②单胎、足月妊娠;③无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疾病;④无妊娠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1.3评估方法和标准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人员担任研究员。于分娩后1h、分娩后3 h分娩后10 h完成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填写并回收。疼痛水平:采用国内最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3](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该量表总分0~10分,无痛0分,轻度痛1~3分,中度痛4~6分,重度痛7~10分,具有较高可信度。
1.4镇痛方法
①硬膜外镇痛方法麻醉医生在常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患者结束后,将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连接,以150 mg罗哌卡因加50~75 mg舒芬太尼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200 mL,以6~8 mL/h持续泵入三天。
②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方法麻醉医生在常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患者结束后,将患者呈取平卧位,采用超声引导下由腋中线开始扫描,由外向内依次寻找腹内、外斜肌、腹横肌的起始点,显像L3横突、腰方肌、背阔肌和腰大肌在同一屏幕内,然后采用平面内技术,穿刺针由外向内进针直至针尖到达腰肌与背阔肌之间,回抽无血液后在超声直视下将30 mL0.25%罗哌卡因注入。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将两组产妇疼痛得分进行组间比较,若统计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结果
2.1两种不同的镇痛方式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后1 h、分娩后3 h分娩后10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3.1无痛分娩对初产妇疼痛有显著改善作用,可提高生产舒适性
本研究显示,实施了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的初产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硬膜外镇痛者,两组产妇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具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伤口、宫缩疼痛[4],而硬膜外镇痛易导致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并发症,影响产妇的术后舒适度,影响产妇的早期活动[5],因此使用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并发症少,对下肢影响小,产妇较快的早期适度活动,有利于加快产后康复。
综上所述,腰方肌阻滞麻醉镇痛能够减轻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舒适化医疗理念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为产妇减轻痛苦,减轻心理负担,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张隆盛,林旭林,张欢楷,等.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9):1053-1057.
[2]房建,赵继蓉.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8(2):264-267.
[3]程国华.硬膜外阻滞联合针刺镇痛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20).
[4]苏跃,孙杰,徐铭军.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3):317-319.
[5]白云波,徐铭军.分娩镇痛热点争议[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6):739-7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