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三甲医院急诊科门诊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8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口服螺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胺碘酮综合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治疗前后心室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口服以及静脉注射胺碘酮能够快速恢复患者心室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武云峰.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34,141.
0引言
医院急诊门诊部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根据相关研究人员统计流行病发现心房颤动患者在全球约为3300万,并且男性远大于女性[1]。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增长,使得患有此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为了能够缓解患者疾病,临床通常给予胺碘酮治疗,此药属于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缺血等症状[2]。本研究通过对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三甲医院急诊科门诊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8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3~80岁,平均(54.9±4.6)岁,临床表现包括心悸16例、心绞痛10例、气促14例,采用单纯口服螺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4~81岁,平均(55.3±3.8)岁,临床表现包括心悸14例、心绞痛16例、气促10例,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胺碘酮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以上患者均符合《心电图学》[3]相关的诊断标准,经检测心率均>120次/min;患者在知情状况下签订《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电解质絮乱引发快速心律失常者、药物过敏史及心房颤动既往史。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口服螺内酯进行治疗,螺内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80;生产企业:辽宁可济药业有限公司)此药为口服,使用剂量:20 mg/次,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调药剂。
观察组管着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胺碘酮综合治疗,给予胺碘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剂量为200 mg/次,1次/d。
观察房颤情况,若房颤再次发作为患者行静脉推胺碘酮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44;生产厂家:法国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治疗方式:首先静脉注射150 mg,再融入250 mL糖水+300 mg胺碘酮行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疗1 d后患者早搏次数低于10次/h,心率低于100次/min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轻微改善,治疗1 d后患者早搏次数发生显著减少,心率下降幅度>20%为有效;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并且更加严重,其心理为100次/min之上,心率下降幅度在10%以下为无效。治疗1 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室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心率下降、呕吐等。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心室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7.50%)显著高于观察组(7.5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3讨论
临床中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拥有极高的发病率,同时患者病情变化极快,若不能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将直接导致患者发生猝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该病多存在于老年患者群体中,常伴有心脏或其他病变。此病通常以阵发性转化为持续性,严重者将转变成永久性,当患者的血管栓塞疾病风险不断升高,则直接引发患者猝死。而临床门诊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螺内酯或胺碘酮进行治疗,然而效果显著的还要数胺碘酮[5]。
螺内酯药物属于醛固酮中的一种特性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或肝硬化腹水等症状。此药作用机理为竞争醛固酮相关受体,以根本上对作用传导通路进行阻断,从而消除纤维化,阻断患者心脏组织结构层面进行重塑的目的。但是与胺碘酮相比,整体疗效显著较差,同时长期服用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偏多[6]。
胺碘酮是临床治疗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类属Ⅲ类药物。此药物作用机理为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长起到一定影响作用,从而阻碍房室束信号传导以及窦房结节律发放,起到恢复窦性心率以及消除折返的作用,不会加重患者的心衰,有效终止心律失常病症。同时,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发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7-8]。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药物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门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首选药物治疗为胺碘酮,通过给予患者口服联合静脉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室率,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概率,其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不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韩超.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47.
[2]张爱菊.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01-102.
[3]朱秀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5):134.
[4]郑斌.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7,33(14):126-127.
[5]陈和景,劳家畅,蔡白连.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99-100.
[6]刘纪敏,王强,尚小景.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6):63-67.
[7]陈礼荣.急诊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7,15(8):56-57.
[8]何海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