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PFNA内固定方法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PEN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方法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FNA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探讨
本文引用格式:牙生·沙塔尔.PFNA内固定方法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43.
0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病,好发于老年人,由间接外力导致。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骨质比较脆弱疏松,出现跌倒时极易发生骨折,且长期卧床还会导致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我院对PFNA内固定方法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进行临床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方法,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67~91岁,平均(80.3±10.4)岁;对照组采用PEN方法,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68~92岁,平均(79.8±10.9)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PEN方法进行治疗,在大粗隆顶点与近端间选取6 cm为皮肤直切口,由顶端把导针置入髓腔中,通过正位X线和侧位X线确定好导针位置,用空心钻把粗隆部入点扩大至17 mm,在股骨近端髓腔内用手置入PEN,确定好位置和深度后把螺旋刀片打入股骨颈内,最后进行远端锁定,消毒冲洗逐层缝合,术后服用抗生素。
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方法,于股骨大近端位置选取4 cm的外侧切口,通过空心尖锥把骨窗开通,接着利用空心尖锥把导丝置入股骨髓腔内,并插入合适的PFNA,通过透视探测深度和位置后用较轻力度敲入解锁状态的螺旋刀片,接着开启刀片尾端自锁装置,由顺时针方向进行锁紧,再选定动态锁定进行操作,最后打入远端锁定螺钉,消毒冲洗逐层缝合,术后服用抗生素[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疗效,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方面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Harri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骨骼是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极易出现骨折,粉碎性骨折就是其常见的一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过外伤后,通常会使用X线、CT以及MRI等检查方式进行确诊。股骨粗隆部含有的血运非常丰富,只要治疗恰当骨折就能够愈合,但是很容易造成髋内翻。股骨粗隆间局部按压会出现疼痛肿胀,甚至有淤血,骨折处出现外旋,影响行走且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引发压疮、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等疾病,致死率较高。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式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为PEN方法和PFNA内固定方法[3]。
PFN方法又叫股骨近端重建钉法,治疗方式可以分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使用的是一种铝合金产品。而PFNA内固定方法是一种在PFN基础上改进的方法,即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方法,其固定方式比PFN更简单有效,操作也更安全,不影响股骨头血运,其主钉有一定弹性更适合运用于股骨中,螺旋刀片的成角有着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抗旋转和抗切出,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方法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快,有效减少卧床时间,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方法应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军,孙成良,周劲松,等.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中闭合复位技巧[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5):110-111.
[2]吴智涛,雷正亮,江祖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4):323-325,329.
[3]王煜,李志君,郑玉鹏,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4):20-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