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模式,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期间手术室收治的640患儿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期间手术室收治的640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切口愈合和患者感染、病原菌检出及消毒合格等各项指标,后评估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切口愈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儿感染、病原菌检出及消毒合格等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模式管理应用于手术室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能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使手术室感染率有效降低,同时也能使患儿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思雯,李燕琴.PDC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243-244.
0引言
PDCA模式管理是指一种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程序,其具有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特点,其内容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过程,能详细把控每个阶段的内容实施。手术室是医院特别是感染管理更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重地,因此对于手术室的管理非常重要[1]。若患儿术后发生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同时也将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和妨碍患儿预后。近年来,随着术后感染的频发,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对医院手术室的管理,希望通过加强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本文将重点研究运用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模式,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期间手术室收治的640患儿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期间手术室收治的640患儿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男345例,女295例,年龄2~12岁,平均(6.28±1.13)岁。对照组:男361例,女279例,年龄2~13岁,平均(6.72±1.65)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消毒管理及切口感染防控等相关工作。观察组实施手术室PDCA模式管理。
(1)计划阶段: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手术室感染预防及控制相关知识工作,并按时检查手术室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找出手术室感染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后制定相应策略[2]。
(2)执行阶段: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保持长期对医院手术感染的监测和观察控制,使医院预防感染能有参考依据。合理布局手术室,依据不同类型的手术划分不同的手术治疗室,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与此同时,彻底清扫手术室及做好手术室内的相关消毒工作。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做好手术室管理工作,做好无菌处理,保证手术是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同时对手术无菌技术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参与手术人员必须具有较强无菌意识,做好器械的无菌处理,并且做好手术切口的消毒处理,将手术废弃物及时清理[3]。(3)检查阶段: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后做好护理工作的评估分析。严格做好手术室操作规范、无菌技术及灭菌的情况检查,按照流程考核医护人员,同时采用适当的奖罚措施。(4)处理阶段:对感染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4]。这个培训、检查消毒工作质量这些都是全手术室的人一起的,不可能是单独拎出来几个人培训,另外的人不管,如果是单独专门几个人,他们管的病人那就做不到随机抽样了,只可能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是不同时期观察的,比如采取PDCA模式之前是怎么样,采取措施之后是怎么样的,就不是同一个阶段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切口愈合和患者感染、病原菌检出及消毒合格等各项指标,分析PDCA模式管理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选用SPSS 23.0软件;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n(%),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切口愈合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1。
2.2两组感染、病原菌检出及消毒合格情况对比
实验组感染、病原菌检出及消毒合格等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PDCA模式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流程,其属于一种优化的管理模式,其能进一步的推动管理工作的细致化和准确性,通过PDCA模式循环管理能有效促进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高效管理手术的进行过程,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感染,使患者就医安全得到保障[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76.22±8.15)、住院时间(7.28±1.55)、手术成功率(98.91%)、切口愈合(98.59%)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6.82±7.85)、住院时间(12.14±1.94)、手术成功率(91.09%)、切口愈合(90.46%)P<0.05,且实验组患儿感染率(0.16%)、病原菌检出率(1.25%)、消毒合格率(98.59%)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率(1.10%)、病原菌检出率(4.69%)、消毒合格率(94.21%)P<0.05。总结心得:对手术室患儿实施PDCA模式管理,能有效减少患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和加快患儿切口愈合速度,促进患儿恢复,并且可有效减少患儿感染的发生,使患儿病原菌检出率降低,同时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患儿医院就医的安全性,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应用PDCA模式管理能够全面分析医院手术室发生的感染原因,并通过组织专门的小组进行培训,干预管理医院环境、器械、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学习等各方面,保障无菌环境下操作手术,避免交叉感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定期测评和检查医护人员工作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无菌操作意识,使其在操作过程中能自觉规范操作,保证手术的高效性,还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6]。
综上,将PDCA模式管理应用于手术室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能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预防患儿感染的发生,使手术室感染率有效降低,同时也能使患儿手术治疗安全性提高,故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友群.PDCA模式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7,7(31):106-107.
[2]杨震.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9):239.
[3]张文娟.PDCA模式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6):200-201.
[4]陈海燕,陈苗苗,刘双燕.PDCA模式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100-101.
[5]叶蕾.PDCA模式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9):89-91.
[6]向文娟.PDCA循环管理用于妇产科手术室院感控制中的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z1):434-4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