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保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及预后,加深对保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认识,并报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2016年10月至2019年05月门急诊胸腰椎骨折患者共26例。胸腰椎骨折按TLICS分类,1分21例,2分1例,3分3例,4分1例,均行保守治疗,采用手法整复和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固定(专利号:ZL 201110040417.7;ZL 201120041392.8)。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6个月,骨折均愈合,胸腰段外观畸形得到改善,未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活动后有疼痛,2例疼痛存留、功能障碍无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疗效评定:治愈22例,好转2例,未愈2例。有效率92.31%。结论采用保守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少,亲和力高,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保守治疗;胸腰椎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沈丹.保守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53.
0引言
胸腰椎骨折包含胸椎、腰椎的骨折、相对应的椎间关节脱位、椎间盘和黄韧带以及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症情大多较严重,可引起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四肢瘫痪或截瘫。临床上,单纯胸腰椎骨折较为少见,常合并软组织和神经损伤。对于胸腰椎骨折的保守治疗临床报道诸多,疗效参差不齐,2016年10月至2019年05月,苏州市中医医院采用手法整复和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卓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均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门急诊。男16例,女10例,年龄32-76岁。损伤机制:高处坠落伤22例,车祸伤4例。胸椎9例,腰椎1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4例伴神经受累,1例伴后侧韧带复合体损伤。接诊后均行CT平扫加三维重建、MRI平扫加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类型。胸腰椎骨折按TLICS分类[1],1分21例,2分1例,3分3例,4分1例。
1.2手法治疗与外固定
本组均采用保守治疗,伤后2周内,在镇痛、解痉和局部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双手抓住床头,两名助手立于患者上臂两侧,分别把握两侧腋窝,另外两名助手立于患者小腿两侧,两手分别把握大腿中下段及踝关节,四名助手缓慢用力对抗牵引,小腿两侧助手在牵引基础上逐渐提起并过伸下肢,使其抬离床面,在充分牵引后,术者双手重叠放置于骨折后凸部位,用力向下按压,增加前纵韧带的张力,至后凸畸形平正。手法整复后予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固定。
1.3手法治疗后药物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方面:骨折前期,局部多见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全身症状常见腹胀、腹痛、尿潴留、便秘等,甚则反酸呕吐,使患者心烦意燥,加剧骨折部肿痛。临床上应用下法,即所谓泻胃肠逐瘀法和泻膀胱逐瘀法,可有效减轻腹膜后血肿的压迫和降低腹压,同时脑脊液压力也下降,可以减轻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进恢复,每每取得良好效果[2]。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在早期还应加用脱水抗炎以及有利于神经细胞代谢的药物。骨折中期,当疼痛、肿胀、腹胀、尿潴留、便秘等症状消除后,治宜续筋接骨,内服接骨散,外敷六能膏。骨折后期,腰背部经络不通,局部酸楚疼痛,可理筋通络,内服壮力丸。如证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应气血双补、补益肝肾,内服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十补丸等,外敷温经通络膏。
康复治疗方面:骨折整复后,骨折脱位部位局部以制动为主,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四肢和关节锻炼,对单纯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宜尽早进行腰背肌锻炼。严重损伤的患者,卧床期间应加强全身锻炼,为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应每隔1-2小时帮助患者拍胸排痰、翻身,同时进行按摩。一旦病情稳定,患者肌力恢复,即可开始练功活动。轻伤患者8-12周可下地活动,12周后即可进行脊柱的全面锻炼。
1.4治疗后观察
观察治疗后有无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治疗后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疗效评定[3]。治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胸腰部无不适,截瘫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骨折愈合,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截瘫好转。未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截瘫无改善,功能障碍。治愈22例,好转2例,未愈2例。
2结果
本组患者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均固定8周,骨折二期愈合。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6个月,平均时间9个月,骨折均愈合,胸腰段外观畸形得到改善,未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活动后有疼痛,2例疼痛留存、功能障碍无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疗效评定,本组治愈22例,好转2例,未愈2例,有效率92.31%。
3讨论
3.1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意义
脊柱具有支撑重量、维持重心、吸收应力及震荡的作用,保护脊髓及胸腔、腹腔、盆腔的脏器,完成躯干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前后旋转运动等多种功能。伤椎高度的恢复、后凸畸形的矫正和脊柱曲线的恢复,对保证正常的脊柱功能、避免或减少骨折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3.2保守治疗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整复方法有牵引过伸按压法、脊柱骨折镇平正复法、背脊骨折法、垫枕法等。脊柱骨折镇平正复法,一助手须手握骨盆并左右旋转,较难再行充分牵引。背脊骨折法,须用绳子将患者双脚吊起,患者倒挂,不但操作复杂,而且不安全。垫枕法只适用于单纯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牵引过伸按压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伤椎的解剖形态,减少脊柱畸形的产生,已被广大医师所接受。
胸腰椎骨折的常用外固定方法有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石膏背心、夹板腰围固定、金属支架、腰背“工”形板固定等。石膏背心、夹板腰围固定、金属支架、腰背“工”形板固定均操作复杂,不易及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在维持伤椎高度、进一步矫正后凸畸形和恢复脊柱曲线方面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易行。
3.3保守治疗注意事项
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救治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本组研究,我们发现采用保守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少,亲和力高,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受累或者后侧韧带复合体损伤的患者,需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目的是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曲线、减轻神经压迫、维持脊柱稳定性,为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Vaccaro AR,Lehman RA Jr,Hurlbert RJ,el al.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oracolumbar mjunes:the importance of mJury morphology,the integrity of the posr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and nettrologic status[J].Spine,2005,30(20):2325-2333.
[2]李红卫,张志刚,等.龚正丰骨伤学术经验荟萃[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4.
[3]ZY/TO1.1-O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