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9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共45例接受脑梗死的常规护理,另外一组45例患者接受脑梗死的中医康复护理,作为研究组,进行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比较,在进行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指标Bathel指数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效果满意度评价方面,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7.78%,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梗死;功能康复;影响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艳玲.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29,236.
0引言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该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体的局部脑组织发生供血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而出现局部性坏死的情况,并进而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产生相应的机体功能障碍[1]。患病之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有不同程度降低,一些患者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自身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大大增加家庭负担[2]。而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则有利于促进机体康复。本研究探讨了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入选对象来自于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90例,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并排除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患者病情均得到明确诊断。随机进行如下分组:(1)研究组共有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共为28例,女性患者共为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2岁,年龄中位数为(62.3±3.5)岁;(2)对照组共有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共为27例,女性患者共为1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50岁,年龄中位数为(62.8±3.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的差异均较小,有可对照研究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脑梗死疾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情志护理
患病之后,由于机体功能发生改变,生活自理能力发生不同程度降低,一些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完全需要依赖他人,这使得很多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烦躁、自卑等多种不良情绪,同时对家人充满愧疚感[3]。加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转归情况的不了解等等,更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而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进而影响疾病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各方面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对疾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4]。同时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诉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升免疫能力,更好地对抗疾病,并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语言安慰,指导对抗不良情绪的方法等等,使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提升康复信心[5]。
1.2.2中医穴位按摩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取照海、合谷、承山、曲池等穴进行穴位按摩,同时对患者手臂、关节等处也实施相应的按摩,2次/d,30min/次。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营养,并增加肌肉、韧带伸缩力,避免发生肌肉萎缩情况,这对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十分重要的[6]。
1.2.3功能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给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鼓励患者进行一些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梳头、穿衣、洗脸、进食等等,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另外可结合实际情况训练患者进行床椅移位、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训练,使患者下肢功能得到改善[7,8]。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使用Bathel指数评分,分数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百分制,≥85分表示十分满意,70-84分表示比较满意,60-69分表示一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thel指数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Bathel指数评分均较低,组间数值较为接近(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研究组提升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
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56%、77.78%,P<0.05。见表2。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加之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使得患有脑梗死的患者越来越多。此类疾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于抢救成功的患者,常会出现行为功能障碍,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甚至需要完全依赖他人的照护,使得家庭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均增加。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诸多研究显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中,进行脑梗死常规护理与中医康复护理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中医康复护理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更好的恢复,该组患者给予了护理效果更高的肯定和评价。说明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项可行性、有效性较高的脑梗死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红艳,王亚.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8):143-145.
[2]杨清.健康信念理论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运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9):138.
[3]苏如顺,陈建芬,周丽.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9,4(03):144-146.
[4]曹芳.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4):17,21.
[5]刘红艳,吴云霄.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1):158-159,195.
[6]赵月飞,伍碧贞,何惠仙,等.中医康复护理在提高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2):119-120.
[7]冯春媚.中医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88.
[8]刘淑艳.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0):194,1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