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14:22: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选择1200株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细菌,并开展药敏试验,分析观察试验结果。结果所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全部120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1006株为痰液标本,537株来源于呼吸内科。对常用抗菌药物基本上全部耐药,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多粘菌素B比较敏感。共检出399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159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46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共604株,占比为50.3%(604/1200)。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成分主要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应进行药敏试验,进而来对多重耐药菌所引起的感染进行有效防控和治疗。

关键词: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耐药性

本文引用格式:熊勋爵.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91-192.

0引言

各个地区在抗菌药物的应用习惯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发展也存在差异。有临床研究发现,在细菌耐药率方面,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科室均存在一定差异[1]。所以对本单位、本地区的细菌分布情况、耐药检测结果进行了解,能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让耐药菌株减少或延缓,对耐药菌株流行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希望能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①全自动历史灭菌器。②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③比浊仪。④药敏纸片分配器。⑤生物安全柜。⑥显微镜。⑦血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⑧冰箱。⑨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水解酪蛋白琼脂平板。⑩心脑浸液肉汤。⑪Vitek-compact鉴定卡、API鉴定卡、药敏纸片。

1.2标本。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的脑脊液、血液、引流液、尿液、分泌物、痰液等合格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排除相同患者同一部位所分离的重复菌株,共1200株。

1.3质量控制。选择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实施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满足CLSI规定的标准实施质量控制。

1.4方法。①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在对标本进行细菌菌株分离培养时,应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来实施各项操作,之后选择Vitek-compact鉴定系统和API鉴定系统来鉴定菌种。②药敏试验:选择纸片扩散法,于同一平板上选择菌落性状类似的菌落3-5个,选择接种环挑取菌落表面,将其移种到培养试管内,试管内装有4-5 mL合适肉汤,培养2-6小时,选择生理盐水将其稀释到0.5麦氏比浊度。选择0.5麦氏比浊度标准液于15分钟内接种到水解酪蛋白琼脂平板上。选择精确度为1 mm的游标卡尺来对抑菌圈直径进行测量,抑菌圈边缘为无细菌生长的区域。然后根据抑菌圈直径来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断。

2结果

2.1革兰阴性杆菌菌株构成情况观察。2016年共分离出菌株700株,其中378株菌株为肠杆菌科细菌,322株菌株为非发酵革兰阴性菌。2017年共分离出菌株500株,其中242株菌株为肠杆菌科细菌,258株为非发酵革兰阴性菌。2016年所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2017年所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2革兰阴性杆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情况观察。2016年共分离出菌株700株,2017年共分离出菌株500株,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

2.3革兰阴性杆菌在各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观察。2016年共分离出菌株700株,2017年共分离出菌株500株,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

\

 

2.4革兰阴性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多重耐药菌检测结果观察。共分离出12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基本上全部耐药,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多粘菌素B比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全部120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共检出399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159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46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共604株,占比为50.3%(604/1200)。

3 分析与讨论

各个医疗机构中的医院感染病原体虽然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常见的依然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本研究中,所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类似。本研究中,全部120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1006株为痰液标本,537株来源于呼吸内科;结果显示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来源主要为痰液标本和呼吸内科;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标本送检科室主要为ICU和呼吸内科,而这些科室的患者常常接受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而且呼吸机的使用频率较高,进而增加病原菌感染的几率。

本研究共分离出12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基本上全部耐药,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多粘菌素B比较敏感;另外,共检出399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159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46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共604株,占比为50.3%(604/1200)。抗菌药物过度应用或者应用不规范是导致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3]。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成分主要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各医疗机构的各类细菌耐药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患者存在感染证据,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应进行药敏试验,进而来对多重耐药菌所引起的感染进行有效防控和治疗。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讲,应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进行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加强手卫生以及消毒隔离等工作,除此之外还应根据病原体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王磊.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54):190+295.
[2]王秋婷,何海武,石慧芳,等.海南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8,39(09):1391-1394.
[3]陈玲,刘剑荣.医院感染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02):263-264+2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