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09:59: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136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n=68)与研究组(系统化健康教育,n=68)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相关护理能力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等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于新生儿出生后,对其家属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护理能力,建议推广。

关键词:系统化健康教育;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能力;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阎洁.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15,216.

0引言

母乳为新生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其更丰富的营养素与免疫因子以及更易消化的特性可确保其良好发育,并通过充足的母婴接触满足心理需求,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1]。世界卫生组织亦提出在新生儿娩出1h内即予母乳吮吸及喂养,并至少坚持半年[2]。然而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乳汁分泌延迟、量少、照护新生儿疲惫慌乱等诸多主客观原因,使很多产妇放弃了母乳喂养。因此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且必要。本文即对其在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影响展开研究并详述。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所收治136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展开本次研究,入选条件为:产妇无认知及精神障碍;乳房及乳头发育良好;无乙肝等母乳喂养禁忌;新生儿足月生产,无先天畸形;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以Excal表格录入数据并随机分组,研究组68例中36例经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11例产钳助产;胎儿出生孕周38-41周,均(39.43±1.09)周;出生体重2500-4000g,均(3528.37±119.67)g;产妇年龄21-39岁,均(28.89±3.24)岁。对照组68例中34例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14例助产钳助产;胎儿出生孕周38-42周,均(39.71±1.15)周;出生体重2500-4000g,均(3524.92±120.51)g;产妇年龄21-37岁,均(28.16±3.37)岁。两组自然资料经统计解析,差异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健康宣教,即由责任护士就母乳喂养优势与正确方法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技巧与注意事项等予以针对性讲解。研究组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加强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安抚其紧张情绪,鼓励母乳喂养,并教会其如何促进分泌乳汁的方法,告知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确保母乳分泌充足;协助产妇首次哺乳,先行清洁乳房及乳头,避免新生儿不良事件;哺乳时新生儿口含全部乳晕,产妇一手呈C状环托乳房下部,并注意观察新生儿呼吸、面色,避免口鼻被乳房或衣物遮挡引起窒息;母乳量较多时,应以两指略夹乳头,减少乳汁排出量,避免呛咳;录制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沐浴的视频,注意沐浴室温湿度及水温的调试,并在示范眼部、脐部、臀部护理以及沐浴、抚触手法时同步讲解护理重点,以便于出院后产妇及家属临摹观看;在行新生儿疫苗注射、足底抽血等有创性操作后,即刻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缓解因疼痛而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异常情况,以母亲所给予的充分安全感缓解疼痛度;在新生儿出院返家当日,添加产妇或其主要照顾者入新生儿护理微信群,定期推送乳胀分泌不足怎样追加、乳胀如何处理、母乳喂养优势、新生儿日常基础护理、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等,及时回答群内家属提问,并对因护理不当而致新生儿大便异常或皮疹等予以针对性健康宣教,并加强随访。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②由科室高年资护理人员就两组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抚触以及母乳喂养法等予以考评,统计合格率。

1.4统计分析

以SPSS21.0进行相关数据解析,计量资料表述形式为(±s),独立配对t行组间差异检验;计数资料表述形式为频数与率,以卡方完成差异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相较


如表1示,研究组新生儿抚触、沐浴、脐部护理以及母乳喂养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喂养方式相较

如表2,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近年母乳喂养率因受社会环境与产妇自身因素共同影响而成持续下降态势,受到临床医学的广泛关注。母乳作为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天然食物,具有所含营养丰富、易消化及经济方便等优势,对新生儿体格及认知、神经系统的发育大有裨益。然而乳汁的分泌并非简单的生理活动,而为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动,泌乳量的多寡不仅取决于产妇的身体状态,更在于其心理状态。尤其初产妇因缺乏相应的经验与知识储备,在面对这一重要人生角色转变时往往惊慌失措,加之机体内分泌的变化、新生儿护理的繁杂劳累等,均会对母乳喂养的成功实现造成不良影响[3,4]。故相关学者提出,予以初产妇系统、专业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认知与技能,有利于母婴双方的心身健康。

鉴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繁忙和琐碎,各医疗机构对其家属往往仅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单一的口头宣教模式亦难以令产妇及其家属切实掌握相关技能[5]。系统化健康教育则充分弥补了上述不足,以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宣教使产妇及家属获得泌乳机制、乳腺管走向、母乳喂养优势及正确姿势、新生儿基础护理等知识,并将乳胀后挤奶方法、乳房按摩方案以及新生儿沐浴、抚触与脐部护理等录制成视频,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加深产妇印象,发挥更强的指导意义。此外,充分发挥微信功能,以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传递相关知识与技能,以视频、图片辅以文字表达等形式反复强化产妇自护与护理新生儿能力,推广母乳喂养,并对因护理不当而出现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家庭加强随访,直至其可熟练掌握并依从科学的新生儿护理方法。本文结果亦示,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护理以及母乳喂养法等技能合格率亦高于对照组。

此结果与张燕娜等[6]研究结果类似。充分说明,在予新生儿护理的同时积极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确可显著提升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护理能力[7,8]。

参考文献

[1]韦迪霞.同伴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8):1143-1145.
[2]胡丹萍.育儿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状态对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2):2611-2613.
[3]罗方芳,张淑林.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自我保健能力及育婴行为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7):1329-1331.
[4]吕永利,王培红,熊彩霞,等.聚焦解决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7,38(3):572-574.
[5]帅莉萍.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对提高剖宫产初产妇健康教育技能掌握的程度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201-203.
[6]张燕娜,陈春红,丘青,等.初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2):194-196.
[7]吴靓.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5):570-572.
[8]吴晓博.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及纯母乳喂养方式选择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5):200-2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