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15:49: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判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撷取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相同人数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脂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研究组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参照组受检者进行比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中,实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脂检测,有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照、指导,存在临床方面应用、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2型糖尿病;检测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孙凤妮,赵丹,苟敏.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78-179.

0引言

2型糖尿病,也可以叫作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一般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环境、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均为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乏力、口渴等[1]。如果没有及时诊治,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控,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肾脏、心脏、神经等受到损害,严重情况还会发生功能障碍的状况。故此,本次研究撷取近年来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主要分析实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

\

 
1临床数据信息、方法

1.1临床相关数据信息


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撷取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检查前两组受检者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将无法配合检查者、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剔除。研究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4例、21例;年龄在42-70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6.3±5.7)岁。参照组男性为25例,女性为20例;年龄在40-70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5.8±5.6)岁。研究组及参照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方面进行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研究组、参照组受检者均实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脂检测,取其5ml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0.5ml血液标本放置在抗凝管中,通过金标法检测受检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剩余血液标本放置常规试管中,借助离心机的作用分离处理,对受检者血液中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生化分析设备检测血液。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的临床数据信息,输入与统计学软件SPSS27.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数差±s、两组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对比,均通过t检验。对比数据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数据为:P>0.05(代表差异性不显著)。

2结果

2.1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者在血脂水平方面的对比


研究组、参照组TG、TC、HDL-C、LDL-C组间比较差异存在,P<0.05,如表1。


\
 

2.2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者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的对比两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如表2。


\

 

3讨论

当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糖尿病为慢性疾病,应秉持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处理,以便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多在中年人群、老年人群中发病,该病起病缓慢且早期症状不显著,所以会导致患者会错失最理想的治疗时间,多在身体不适时检查身体发现疾病[3]。临床方面一般会采用血液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方式,评判患者的病情。胰岛素为经人体胰脏胰岛β细胞分泌,可参与到糖代谢活动、脂质代谢活动中,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组织细胞胰岛素抵抗下降、β细胞功能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能力降低等,因此容易使血脂水平和血糖浓度增高,不能及时代谢血糖,将较多的血糖合成血脂,这时则会发生脂质代谢水平异常的现象[4]。脂质代谢异常,为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务人员方面需予以重视。实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因糖化血红蛋白属于糖基化产物,血液中血糖量较高,所以血红蛋白、葡萄糖会产生促糖反应,进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通常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糖浓度、红细胞存活时间,有直接的联系[5]。人体血糖含量更高/红细胞存活时间更长,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则会随之增高,这时可判定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和血糖指标进行比较,糖化血红蛋白能明确患者近期血糖浓度。由于患者血糖浓度稳定性比较高,故此不容易受到用药因素、抽血因素的影响,出现分解的现象。由此可见,接受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客观评判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照[6]。相关研究人员表示,人体脂肪酸含量增加,会形成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对患者的机体构成严重危害。如果患者血管血脂水平无法保持正常,发生大量沉积物堆积于血管内壁、血液流通性差的概率较高。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血脂水平检测,利于明确患者血脂水平状况,严格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异常原因和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降低血糖含量,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故而,易发生血糖浓度增高,形成血脂,新陈代谢异常等状况[7,8]。经检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情况,能客观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然后结合检测结果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可知,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血脂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有效评判患者的疾病情况,诊断结果可信度较高,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有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斌,郭刚,汪蓓蕾,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378-1380.
[2]朱秋健,毕明超,赵萍,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黄斑区微循环影响的定量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9,35(1):8-14.
[3]梁英智,闫宇翔.应激相关microRNA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2):1419-1427.
[4]王娇,关清华,周月宏.糖化血红蛋白及其氧化相关物质与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血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3):193-196.
[5]范培云,周环,刘佳佳.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和脂联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1):1469-1471.
[6]杨灿,查何,丁飞.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2):5437-5438.
[7]杨华,杨晓东,饶丽华,等.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4262-4264.
[8]周萍,屈巧珍.2型糖尿病患者HbAlc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22):1-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