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析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15:16: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医院在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及病因将其分为收缩组与舒张组,其中收缩组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舒张组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对比2组患者的左心形态指标、心脏射血分数的测定结果与正常范围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高于正常水平,收缩组与舒张组结果比较,P<0.05;2组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均低于正常水平,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正相关,分级越高,数值越大,P<0.05。结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检查,可反映出心脏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为鉴别和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多病因;心脏彩超;临床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毛怡,杨世艳,郑洪川.探析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88,199.

0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综合症候群,病情复杂,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资料显示,该疾病的病死率高达50%,5年生存率与癌症相似,预后差[2]。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多样,可能与心脏病、高血压等有关[3]。心脏彩超在临床诊断技术中属于一种重要检查手段,可检查机体损伤情况,通过探头显示出心脏搏动、结构及瓣膜病变情况,为诊断疾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4]。因此,本文通过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检查技术,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纳入本研究的病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病程时间持续7d以上。心功能分级:14例Ⅰ级,15例Ⅱ级,32例Ⅲ级,19例Ⅳ级。其中38例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42-80)岁,平均年龄为(58.62±2.42)岁。42例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40-80)岁,平均年龄为(58.88±2.40)岁。本次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及批准,且患者家属签字同意。2组资料结果对比,P>0.05,可进行研究和对比。

1.2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GE vivid7)进行心脏检查,取患者左侧卧位,使用心脏探头设备对心尖搏动处进行扫查,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信息,观察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运动情况,了解血流状况和瓣膜结构。采用二维超声心电图测量左心形态指标,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侧3个心动周期,结果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左心形态指标、心脏射血分数的测定结果与正常范围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版本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一般选择t检验。把统计学差异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评价左心形态指标


2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高于正常水平,收缩组与舒张组结果比较,P<0.05,见表1。


\

 

2.2评价心脏射血分数

舒张组与收缩组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分别为(0.61±0.07)、(0.30±0.08),均低于正常水平(0.66±0.09),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正相关,分级越高,数值越大,P<0.05。见表2。


\

 

3讨论

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临床上根据其病因和特点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两种,其中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①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小于等于40%。②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证。③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等症状。其诊断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提供各种心脏病的病因线索,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判断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5]。引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主要有:①影响左室松弛性能的疾病;②影响左室僵硬度的疾病;③影响心室间相互作用的疾病;④影响左室充盈的疾病[6]。两者需区别对待,在临床诊断中需根据其临床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心脏彩超可以动态观察心脏的各个腔室大小,厚薄,瓣膜开放情况,以及血流速度和方向,可以看到是否有房间隔室间隔缺损[7]。心脏彩超作为评估心脏功能及形态的重要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心力衰竭中具有重要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高于正常水平,收缩组与舒张组结果比较,P<0.05;2组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均低于正常水平,P<0.05。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正相关,分级越高,数值越大,P<0.05。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检查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清华.心脏彩超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48):109-110.
[2]李燕萍,郝应禄,陈利华,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临床特征[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107-111.
[3]褚松筠,彭芬,赵静,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差异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5(10):1028-1031.
[4]黄碧群,刘建和,彭察安,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素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0(10):4256-4258.
[5]韩琳,赵祥海,吴宜鸣.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A125与NTPro-BNP浓度相关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35(5):489-491.
[6]蔡少杭,吴瑞华,刘雪娜,等.益安宁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BNP、RDW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8(6):8-11.
[7]问文敏,孙光,张潇怡,等.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7):618-621.
[8]熊伟平,黄高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及其意义[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11):832-8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