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胆管癌手术患者76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常规饮食护理,38例)、研究组(术后早期营养护理,38例),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指标。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淋巴细胞、TP、ALB、Hb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胆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值得借鉴。
关键词:早期营养护理;胆管癌;营养;胃肠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张长霞,奉茂星,林平顺.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43+368.
0引言
胆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体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黄疸以及消化不良等,目前临床治疗胆管癌主要以手术为主,在短期内可迅速缓解病情,但是术后由于患者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免疫抑制等现象,同时由于手术创伤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症状,及时、有效的改善胆管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1-2]。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胆管癌手术患者76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胆管癌手术患者76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病例数:38例)、研究组(病例数:38例)。研究组女16例,男22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60.52±5.14)岁;病程在2-10个月,平均(6.05±1.14)个月;临床分期:I期、II期、III期例数之比分别是12:13:13。对照组女15例,男23例,年龄在43-77岁,平均(60.86±5.11)岁;病程在3-9个月,平均(6.08±1.11)个月;临床分期:I期、II期、III期例数之比分别是14:10:14。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常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同时辅助常规护理等。研究组(早期营养护理):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及早对患者以及家属讲述术后营养干预的作用和目的,让患者了解营养干预的相关注意事项,赢得患者配合与理解,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营养护理:待患者清醒后予以适量温水口服,进食之前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抬高床头,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口服,1 d后予以5%安素液经营养管缓慢注人,滴速60 mL/h,患者进食过程中密切观察,如果出现误吸,则应立即停止进食。3 d后患者即可进食低钠、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例如果汁、米汤等,进食速度15 mL/h,总体进食量控制在500 mL之内,根据患者胃肠功能具体恢复情况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过渡到普食。③营养干预注意事项:饮食中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多吃水产品、瘦肉、纤维素、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进食原则以“少量多餐”为主,禁食油炸、鱼、肾、肝、脑等食物,戒烟戒酒,防止患者肝脏功能受损。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住院时间。营养指标:包括淋巴细胞、TP(血浆总蛋白)、ALB(白蛋白)、Hb(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营养指标。研究组护理后淋巴细胞、TP、ALB、Hb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讨论
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肝外胆管等主要肝管的癌症,据调查显示:胆管癌中将近80%-90%的患者存在黄疸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体重减轻、身体瘦弱、肝脾重大、囊中肿大等症状,患者预后普遍较差[3]。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胆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受到疾病、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差,免疫功能低下,康复速度较慢,因此对于胆管癌患者术后及时予以全面、科学的护理,促进机体康复,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4-8]。
本研究示:研究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研究组营养指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早期营养护理在胆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有效性较。分析如下:早期营养护理可促进胃肠道规律、频繁的蠕动,及早予以营养物质,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切口愈合[9-11]。早期营养护理有效改善了机体营养状况,提高了肠道黏膜、细胞的免疫功能,避免胃肠道黏膜性萎缩或者出现严重应激反应,有助于激素合成、释放,调节了胃液、胆汁、胰液的分泌,维持并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胆管癌患者术后予以早期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值得信赖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丽娟.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163-164.
[2]刘志红.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方式对胆管癌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86-287.
[3]王雪英,闻利红.肝门部胆管癌患者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7):640-642.
[4]赵美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践[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0):2069-2071.
[5]高婧,王键,马静.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59-61.
[6]胡月娥.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123-126.
[7]费燕,谢丽珊,王芳芳.1例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分析与调整[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4):308-311.
[8]王业波,宋研,李炳.三腔胃肠管在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1):12-14.
[9]孙启峰,毕京鹏,甄庆强,等.术前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对肝门部位胆管癌患者免疫及营养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9):1524-1527.
[10]韩东,贺军,丁成明,等.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胆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8):88-92.
[11]邱晓珏,尹星.胆管癌患者PTCD术后口服胆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00-2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