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6:05: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临床效果,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生活能力,提高运动功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蔡芳,符秀梅,王玉端.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09-310.

0引言

脑卒中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均较大,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一般而言,促使病人开展康复锻炼,等病人具有清醒的意识、稳定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疾病不发展后2 d[1-2],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为病人脑功能重组以及代偿奠定扎实的前提条件,该报告中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析,年龄50~70岁,平均60岁,包括61例男性,39例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年龄、性别、疾病等常规情况,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上的可比性。

\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进行病情监测

对于重症监护室抢救的患者,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瞳孔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跟进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报告,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1.2.2降低颅内压的护理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3],大多数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人均可产生颅内压显著升高的情况。进而导致脑疝和脑水肿的产生率明显提高,从而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出现脑死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于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过程中的病人,护士应该每小时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同时确保监护室内的安静,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颅内压持续升高的病人,护士根据医嘱采取甘露醇治疗,有效降低颅内压。

1.2.3增加大脑供氧量的护理

相关文献报道[4],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人发病后,其脑组织会出现严重的缺氧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太久,可导致病人脑神经功能遭受严重的损害。所以,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人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该根据医嘱对其进行持续吸氧,同时严格观察其血氧饱和度的改变情况。

1.2.4初期肢体功能锻炼指导

分为床上及床下护理,床上护理方法包括:引导病人正确翻身、控制次数以及帮助病人开展平衡训练,有利于促使病人身体功能慢慢恢复。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护士要尽可能操作缓慢,采取良好的表达方式,禁止动作粗暴导致的关节、软组织损伤。床下护理即为:病人肢体功能恢复一定程度后,帮助病人下床站立,可先训练病人平衡站立,然后应用手杖行走及进行步行训练,病人第一次下床站立的时候,告知家人进行看护,避免病人发生摔倒。

1.2.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早期训练患者的生活能力,先指导患者简单移动能力,教会患者借助各种工具来完成各种动作。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患者逐渐学会翻身、起床、刷牙、洗脸、如厕等生活能力。由于这些训练内容比较精细,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为此在护理过程中需提升患者及家属的信心,给予患者鼓励及表扬。

1.2.6语言能力训练

脑卒中病人会伴有语言障碍,具体表现为失语及辨别障碍等,严重地降低生活质量,所以,开展对病人的语言功能训练非常关键[5]。在语言康复训练中,针对失语病人,护士引导病人通过喉部发音或用嘴吹蜡烛来诱导发音,慢慢恢复病人的唇音。针对可发音的病人,可训练病人念字或进行词汇练习,练习时遵守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进而让病人慢慢恢复语言功能。

1.2.7其他护理

对病人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对病人患肢进行按摩,保持轻柔、和缓及节律性,并且及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对于肌张力高的病人,指导病人充分放松身心,此外,应用安抚手法对病人实施按摩,而对肌张力较低者可结合穴位点按,进而加强对病人肢体的刺激。

1.3结果判断

(1)运动功能评定(FMA)。如果分数<49分说明患者具有严重运动障碍;49~83分代表患者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8 4~94分代表病人伴有中度运动障碍;9 5~99分代表病人存在轻度运动障碍。(2)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选择改良版Barthel指数评估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病人自理能力越好。

1.4数据分析

所得信息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FMA与MBI的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好,且P<0.05,说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3讨论

脑卒中属于国内临床多发的疾病,其存在极高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存活者的致残率大约60%~80%[7],其中有15%病人生活无法自理,导致家庭和社会产生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卒中主要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脑卒中病情发展非常迅速,病人没有获得积极有效的治疗时,会极易造成病人死亡,存活病人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情况。脑卒中后病人会发生较大的偏瘫率,导致病人的行动能力遭受损害,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8]。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难以完全恢复,为提高患者临床恢复效果,需及时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肢体残疾程度可减轻,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康复护理中的肢体主被动练习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避免肢体发生僵硬,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可得到提高。脑卒中患者中部分患者会发生失语情况,这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人的社会功能显著减弱,通过言语功能训练可使患者言语功能得到恢复,恢复病人的沟通能力。通过生活能力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减轻家庭负担,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步行训练可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这些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此外,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使患者逐渐实现自我管理。该报告结果显示,进行康复护理的实验组病人的FMA与MBI的评分都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地证实了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发挥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升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改善病人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爱秀.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11(11):231-233.
[2]赵文花.早期康复护理对高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0(9):672-673.
[3]李艳丽.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8,6(20):116-117.
[4]罗琴.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7,13(19):20-21.
[5]翟宝霞,仵利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4(21):281-282.
[6]胡谷冰.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4(22):15-17.
[7]郑燕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迸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614.
[8]望嘉金.急性脑血管疾病偏瘫的早期康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