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囊性畸胎瘤的超声鉴别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囊性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观察组,囊性畸胎瘤患者为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对腹部和阴道进行探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误诊率情况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诊率(10.91%)低于对照组患者(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产生误诊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事情,因为超声图像形态多样,妇科的不同疾病之间界限不明显,所以这两种因素重合后会导致误诊事件的发生,所以应当加强超声技术,另外要提高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检查结果深入分析,不断提高确诊率。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囊性畸胎瘤;超声鉴别;误诊原因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刘文.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囊性畸胎瘤的超声鉴别及误诊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96,207.
0引言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子宫内膜肿块,在患者的双侧卵巢中都会产生,只有一小部分患者的病灶出现在单侧卵巢,该病的超声图像异常复杂,病灶重叠,所以与囊性畸胎瘤难以区分,易产生误诊情况[1]。囊性畸胎瘤缺乏特异性标志物,不易于肿瘤区分,所以在临床诊断中经常会错过治疗窗口而延误患者的病情[2]。本文通过对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囊性畸胎瘤患者实施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误诊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不断提高确诊率,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囊性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观察组,囊性畸胎瘤患者为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观察组55例患者中,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6.4±1.6)岁;对照组55例患者中,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7.1±1.4)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出现腹部不适,且腹部内有硬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试验。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的腹部和阴道进行检查,分别设置不同的探头频率,在腹部时设置为3MHz,在阴道时设置为7MHz。腹部检查时进行多切面纵横斜扫描,阴道检查时对盆腔进行全面扫描,检查子宫大小和宫内回声,判断肿块形状和位置大小,分析肿块与附近器官的解剖关系,检查血流信号是否正常。第一次检查完成后,使患者更换体位,再次检查肿块的活动变化和盆腔内积液的流动情况。已婚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要先排空膀胱,然后取截石位,在宫颈的宫口处和阴道弯折处放置检查探头,对阴道进行全面扫描。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误诊率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计算误诊率=误诊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的误诊对象疾病,并分析误诊原因,制作成统计表格,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标准是:超声诊断时子宫无回声区,且病变部位不规则,一般呈类圆形,病变部位为多囊肿型,囊壁肥厚,主要表现为均匀光点型,内壁毛躁,其他表现为囊内块状型;囊性畸形瘤的诊断标准是:多囊,囊壁现乳头状,呈面团征,脂液分层,结构杂乱,超声图像表现囊肿型,出现实质性肿瘤,病变部位通常在纵膈和腹膜等部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情况采用2检验[n(%)],可信区间为0.95,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误诊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详见表格1。
2.2两组患者误诊原因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误诊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误诊原因多是因为超声图像不够准确造成的,详见表格2。
3讨论
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子宫病变,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子宫内膜发生移位,患者经期的子宫内膜脱落碎片会随经血流动,通过输卵管逆流后会进入盆腔,在盆腔内不同部位粘连,或者在卵巢表面固定,从而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囊肿会受到性激素影响,在患者经期时会脱落并出血[3]。当脱落部位的发生在卵巢上时,会逐步使卵巢增大,因患者每月会有月经来潮,所以每月都会出血肿大,从而形成囊肿,囊内血液长久积累,因缺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所以积血通常呈现深红褐色,而且非常粘稠,呈糊状,酷似融化的巧克力,所以命名为“巧克力囊肿”[4]。巧克力囊肿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变大,在患者经期结束后会破裂,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对巧克力囊肿的超声图像也会随着囊肿的变化而变化[5]。一般会出现四种类型的巧克力囊肿超声图像,第一种回声分布均匀,可以看到内壁光滑,图像边界清晰;第二种回声虽均匀分布但呈现出云雾状;第三种回声不均匀分布,呈现云雾状混合分布,内壁出现不规则团块;最后一种回声不仅不均匀,而且内壁毛糙,在图像上可以看出患者囊肿有大量沉积物[6]。巧克力囊肿与其他囊肿具有相似之处,在超声检查中会表现出几乎相同的回声特点,所以在诊断中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事件,巧克力囊肿比较容易被误诊为畸胎瘤,因前者的实性团状回声特点与后者的回声类似,而且两者在检查时都未发现血流信号,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将巧克力囊肿误诊为畸胎瘤[7]。畸胎瘤的超声特征由其自身的胚层结构所限制,可以观察到畸胎瘤内的皮脂、脂肪和其他浆液等,畸胎瘤无特异性表征,对其误诊是与患者的膀胱充盈程度有关,受其干扰会导致回声不清,从而导致误诊[8]。
所以综上所述,对妇科疾病产生误诊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事情,因为超声图像形态多样,妇科的不同疾病之间界限不明显,所以这两种因素重合后会导致误诊事件的发生,所以应当加强超声技术,另外要提高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检查结果深入分析,不断提高确诊率。
参考文献
[1]黄玉梅,何丽霞.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联合GnRH-a对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价值及对FSH、LH、E2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16):38+40.
[2]宋海萍,吴艳霞,郝明.醋酸亮丙瑞林与坤泰胶囊联合用于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5):585-587.
[3]甘穗荣.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微创治疗方式及效果探究[J].心理月刊,2019,14(09):23-24.
[4]李冰冰,刘雁峰,王铁枫,等.从“肾阳虚,肝脉寒伏”辨治卵巢巧克力囊肿纤维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5):2208-2211.
[5]郑秋华,蓝文洁.卵巢囊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193+196.
[6]王澍,马志晖.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和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ICD-10编码[J].中国病案,2019,20(05):26-28.
[7]刘彦麟,王厚梅.对比分析二孔法和三孔法下腹腔镜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残留卵巢体积的影响情况[J].当代医学,2019,25(13):133-135.
[8]张立英,祁晓莉,丁华野,等.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26(04):207-2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