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3例,均为婴幼儿泪囊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探通术,观察组采用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治愈率91.89%高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可保证治疗效果,实现一次痊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婴幼儿;泪囊炎;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林燕婷.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62+64.
0引言
婴儿在出生前泪道的鼻腔开口处有一层膜,正常的孩子出生后这层膜会自动破裂,而部分儿童因这层膜没有破裂,进而引发泪囊炎[1]。又或者是部分儿童的鼻泪管开口有先天畸形,这种缺乏正常的泪液排泄系统,长时间情况下泪液和细菌滞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对于这类儿童,建议家长带患儿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眼部疾病,一旦确诊婴幼儿泪囊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主要手术方式,这类手术操作成功率高,整个操作过程简便[2]。本次研究共筛选出73例婴幼儿泪囊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的73例婴幼儿泪囊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组,对照组36例,人员组成:男23例,女13例;年龄在3-18个月,平均(10.02±2.32)岁,共63只眼需治疗。观察组37例,人员组成:男20例,女17例,年龄在3-17个月之间平均(9.99±2.19)岁,共65只眼需治疗。两组数据可公平对比(P>0.05)。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泪囊炎;②临床资料完善,患儿家长配合治疗工作开展。
(2)排除标准:①外伤性泪囊炎以及其他眼科疾病患儿;②合并先天性疾病;③合并手术禁忌症患儿。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探通术:患儿取仰卧位,先对患儿进行常规泪道冲洗,直到脓性分泌物消失,完成表面麻醉后将患儿的头部、四肢、躯干固定好,进行常规泪道冲洗,将脓性分泌物充分冲洗干净后使用一次性泪道探通针垂直插入到患儿的泪小点1 mm,然后水平方向顺着泪小管走向进入到泪总管直达患者骨壁,再转90°垂直向下进入患者泪囊,继续进针进入到患者鼻泪管,如果进针过程中遇到阻力可先抽吸是否有脓性分泌物,如果没有则继续进针,直到患儿会出现吞咽动作或者液体从口鼻溢出,再将探针拔出。
1.2.2观察组采用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整个手术的前半段手术操作与对照组一致,直到进针推进的过程中将一次性泪道针差劲鼻泪管,留置20 min,一边缓慢退针,一边继续推注药物后缓慢拔出。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1天3-4次。术后观察泪道是否通畅。
1.3观察指标。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愈:患儿眼部无溢泪、脓性分泌物,在冲洗泪道过程中有吞咽动作或鼻腔中有少量液体。未达到治愈标准则为未愈。两组一次治愈率比较,跟踪随访两组患儿一次治愈率。
1.4统计学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一次治愈率比较。观察组一次治愈率91.89%高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些年新生儿泪囊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剖腹产分娩比率居高不下有关。剖腹产婴儿没经过产道挤压,鼻泪管末端的瓣膜更容易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从理论上来说,也就更容易导致新生儿泪囊炎的出现。正常分娩时,胎儿出生时受到产道挤压,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会破裂,使得鼻子和眼泪之间的通道畅通[3]。但是,也有部分幼儿出生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没有破裂,导致眼泪无法通过鼻腔排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会出现流泪、大量眼屎、眼睑湿疹等临床表现。眼泪流出途径封闭,导致在泪囊中越积越多,细菌在泪囊中繁殖,最终形成脓包。如果婴幼儿泪囊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泪囊化脓后甚至会烂穿皮肤表层,形成泪囊瘘。
针对婴幼儿泪囊炎,一般是越早接受治疗越好[4]。时间越久可能会导致炎症发作并向周围扩散,严重对眼球构成存在威胁。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是改善临床症状的重要方式,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眼药按摩治疗、冲洗治疗、手术治疗等[5]。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是通过利用探针将先天残膜刺破,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泪道探通术。通过在探通后留置20 min,在退针过程中注入药物,有效将泪道中残留的分泌物以及细胞碎屑全部冲洗出来,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分泌物的残留,还能够借助冲洗液的作用避免阻塞部位发生黏连,大大提高了一次治愈率[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治愈率91.89%高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可极大程度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眼睛健康。在张一[7]等人的研究中,观察组行泪道探通术联合冲洗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泪道探通术,结果显示泪道探通术联合冲洗治疗婴儿泪囊炎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在开展这类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探针,还需要把握好进针深度,整个操作动作轻柔,避免强行进针导致假道形成。另外,由于婴幼儿年纪小,吞咽能力差,在手术治疗前30分钟不可喂奶、喂水,同时准备好抢救药品,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及时转换体位。
综上所述,针对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留置冲洗式泪道探通术可保证治疗效果,实现一次痊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碧文,劳国光,姚卫兰.婴幼儿泪囊炎行自上泪小管冲洗及探通术的最佳治疗时间探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0):61-63+67.
[2]卢玉芳,林靖淇.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0):74-76.
[3]庞英,龙娟,丰俊,等.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05):35-37.
[4]贺冬梅,司晓春.婴幼儿泪囊炎治疗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7(18):77.
[5]郭伟,翟晓连,安红军.婴幼儿鼻泪管阻塞及泪囊炎的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8):2756-2757.
[6]韦正荣.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1):80-81.
[7]张一,苗莉,苏盈盈.泪道探通术联合冲洗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有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67-47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