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质量管理)15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1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的患者比例(97.37%>82.43%)、遵医行为良好的患者比例(96.05%>81.08%)相对更高(P<0.05),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59±3.15)分<(47.61±4.38)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14±3.36)分<(48.56±4.09)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其个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整体上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支持。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质量管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雪梅.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管理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22-323.
0引言
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能够减少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中的疏漏与差错,为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重要的支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更要重视其情感和精神状况,需要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进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全面改善其身心状态[2]。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文关怀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文关怀质量管理开展前后,分为观察组(开展后)152例和对照组(开展前)148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75例和77例,年龄范围为20-81岁,平均年龄(42.93±5.05)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78例和70例,年龄范围为19-78岁,平均年龄(40.14±5.6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基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具体掌握其临床治疗过程,关注其治疗恢复期间的体征变化[3]。在此基础上,结合既往的工作经验,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该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问询患者的实际感受,了解其对于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想法。根据患个体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选择合适、恰当的健康教育方法。在讲解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的过程中,应该言简意赅的进行解释说明,并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的予以展示,便于患者理解和接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问询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让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及相关治疗方法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4]。
1.2.3心理护理
对于产生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从源头入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理解患者的心情。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5]。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内心感受,并能够予以劝导和慰抚。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通过聊天、阅读、听音乐、下棋等方式,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减轻其精神压力,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有着良好的帮助。
1.2.4生活管理
加强生活管理,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纠正其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并对其日常生活活动作出合理的安排[6]。鼓励患者多参与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在饮食方面,保证营养和能量的充足供给,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素的食物,治疗恢复期间,饮食以口味清淡的流食、软食为主,并注意饮食禁忌。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同样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人喜好,在不影响治疗恢复的情况下,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由t值和2检验,P<0.05代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的情绪状态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中护理满意度良好和遵医行为良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其对于治疗康复的需求,为其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快速、良好恢复的同时,能够使其获得舒适、舒心的护理体验。因此,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关注其心理、情感[7]。然后深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其生活行为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需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对症实施护理操作的同时,能够尊重患者的想法,理解其感受。根据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自觉遵医,积极配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了解其负面情绪的源头,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加强生活管理,帮助患者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促进其良好康复[8]。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质量管理,97.37%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96.05%的患者能够认真遵医,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6.59±3.15)分和(37.14±3.36)分。在临床护理中实常规护理管理,82.43%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81.08%的患者能够认真遵医,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7.61±4.38)分和(48.56±4.09)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对于快速、良好恢复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锦秀,李丽华.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4(25):390-390.
[2]郭静,汤素梅,袁晓珊.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提高肝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负情绪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08):109-110.
[3]周小红.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455-456.
[4]杨英,赵葵兵,余雷,等.特色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专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2):2327-2329.
[5]彭建梅.护患沟通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193.
[6]韩宁,刘辉.分析针对住院患者人文护理需求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229-230.
[7]黄菊华.探讨在耳鼻喉内镜检查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0):70-71.
[8]卢静.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726-17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