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4:07: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红芪多糖(Hedysarum Polybotys Saccharide,HP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rf2、SOD、iNOS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60μg/g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DM)、红旗多糖治疗组(HPS),另设正常对照组(NC),每组10只。均灌胃给药,1 d/1次,HPS组给予相应药物,DM组和NC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喂养12周。在12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和PCR方法检测Nrf2、SOD、iNOSmRNA表达。结果与NC组对比,DM组与HPS组视网膜SOD含量下降,iNOS、Nrf2的表达增加(P<0.05)。与DM组对比,HPS组的Nrf2、SOD的表达增加(P<0.05),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HPS对DM大鼠视网膜有保护作用,推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Nrf2-ARE通路,增加SOD含量,降低大鼠视网膜中iNOS含量,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视网膜。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红芪多糖;Nrf2;iNOS;SOD

本文引用格式:李琰,周亚男,李猛,等.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12+114.

0引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致盲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DR主要病理过程与氧化应激水平密切相关,SOD为内源性抗氧化物,机体维持处于氧化与抗氧化的动态平衡之中[2]。iNOS为诱导型NOS,在病理因子诱导下可大量表达催化形成过量NO发挥细胞毒效应。Kelch样ECH联合蛋白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Keap1-Nrf2)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通路,该通路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表达,直接影响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3-4]。HPS通过作用于Nrf2-ARE通路,使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从而减少NO含量,减轻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动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40 g,标准饲料喂养,实验前适应性喂养1周。

1.1.2主要试剂:链脲佐菌素(STZ),红芪多糖血糖测定采用美国强生公司血糖仪。兔抗大鼠Nrf2、SOD、iNOS多克隆抗体;提取RNA试剂盒、逆转录试剂盒等。

1.2实验方法

1.2.1造模:随机选取20只大鼠,禁食12 h,一次性腹腔注射STZ,72 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以空腹血糖≥16.7 mmol/L以上、尿量和饮水明显增多者为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另外10只腹腔注入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72 h后测量空腹血糖均<5.6 mmol/L,设为正常组。

1.2.2分组和给药除正常组:10只大鼠外,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红旗多糖治疗组,每组16只。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大鼠给予HPS灌胃,连续治疗12周。

1.2.3标本处理:灌胃12周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断颈处死,摘取眼球。左眼球冰下剥离视网膜组织,液氮速冻,置于EP管中,-80℃冰箱储存备用,右眼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

1.2.4HE染色:将右眼切除眼前节,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连续切片。切片脱蜡,乙醇浸泡,苏木精染色,盐酸乙醇分化,伊红染色,乙醇脱水,中性树胶封片,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

1.2.5PCR检测Nrf2、SOD、iNOSmRNA表达:按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用微量核酸蛋白分析仪计算所得RNA的含量和纯度。取总RNA3µg,按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转录,以β-actin为内参照进行RT-PCR反应。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2.1HE染色。NC组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DM组视网膜外核层疏松变薄、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给药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

2.2各组大鼠视网膜中Nrf2、SOD、iNOSmRNA的相对表达量。PCR检测结果显示,DM组与HPS组较NC组SOD含量下降,Nrf2、iNOS的表达较N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PS组Nrf2、SOD的表达较DM组增加,iNOS的表达较DM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1、2。


\

 
3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较为隐匿,一旦出现视力损害,则预后较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DR是一种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了视网膜组织中氧化应激的过度表达。APS具有抗氧化应激、抗肿瘤、抗炎症反应、免疫调节、抗病毒、预防衰老等作用[5]。APS能够提高SOD的活性,清除氧自由基,通过抗机体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视网膜。

本研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长期高血糖状态使得视网膜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的环境。结果发现,糖尿病组较正常组SOD含量下降,说明机体处于过氧化状态,SOD被大量消耗,iNOS、Nrf2均增加,可产生大量NO,从而产生细胞及组织损伤。经红芪多糖治疗后,细胞内Nrf2、SOD含量增加,iNOS含量降低,表明红旗多糖可以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通路,使抗氧化酶SOD合成增加,从而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减少iNOS合成,降低NO损伤。综上所述,红芪多糖可以减少过度氧化应激而造成的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糖尿病视网病变,为人类早期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金春花,李连喜,李梅芳,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493-497.
[2]沈烨渠,沈渠深,张秋子.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9):856-858.
[3]蔡维霞,张军,胡大海.氧化和化学应激的防御性转导通路——Nrf2/ARE[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4):297-303.
[4]杜玉.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损伤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09.
[5]杨建华,段俊国.黄芪提取物对体外高糖培养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7(3):685-6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