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就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给予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观察组,n=50)出院后各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新生儿出院30d时的体重、再住院率、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所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重视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提高新生儿体重,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母乳喂养率,获得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的认同,具有临床研究意义。
关键词: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居家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付佳.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30,341.
0引言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500g的新生儿,多数为早产儿。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为了提高其存活率,出生后需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一段时间,待生命体征各方面稳定了之后,新生早产儿将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家庭中去,这个时候对家长的护理要求比较高[1]。过渡期护理模式是指患者的疾病诊疗及康复阶段,护士在护理工作的过渡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护理行为,主要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再评估、出院、出院后随访等[2]。因此,为了确保对极地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工作完成从医院到家庭的衔接性和连续性,本次研究针对临床所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新生儿,男27例,女23例,胎龄27-33周,体重1150-1486g,观察组50例新生儿,男24例,女26例,胎龄28-32周,体重1136-1492g。所有新生儿外观正常,均为首次入院,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新生儿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书,排除家属不能按时接受指导的新生儿,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实行常规护理,包括视频探视,2次/周,出院时口头健康宣教,出院后电话随访1个月,记录新生儿的各项情况,包括发育指标、再住院率、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具体做法有:①定期举办情景式家长课堂,以PPT授课形式将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早产儿相关疾病及护理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家长积极参加到早产儿的护理、治疗中,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护理的认知。通过模拟娃娃、新生儿用具等道具,现场对新生儿沐浴、量体温、母乳及人工喂养、换尿布等进行操作,详细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解决。同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纠正家长之前错误的做法,仔细观察家长操作的情况[3]。②通过情景式家长课堂的指导,操作能力合格的父母,护士提供一间私密房间,房间室温保持24℃-26℃、光线幽暗、温馨,家长洗手、更衣后入室,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对新生儿沐浴、喂养、测量体温及呼吸等操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提醒家长注意事项。③护士做好新生儿的“成长日记”的电子版,成长日记主要是记录新生儿在家长无法陪护的住院期间成长的点滴,比如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喝奶等,同时也包括孩子当时的奶量、体重、生活习惯、护理要点等,在出院前赠予家长,家长通过孩子的“成长日记”充分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4]。④根据家长的意愿选择参加过渡期护理查房,查房前通过营造舒适宽松的环境缓解父母的压力。在查房中,专科护士与家长应根据早产儿过渡期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积极引导家长正确护理新生儿,坚定家长出院后的护理信心,有助于平稳过渡过渡期。⑤对于即将出院的早产儿,护士叮嘱家长需在出院后7d、30d、60d时到新生儿护理门诊进行随访,同时护士登记好患儿出院的时间、姓名、电话,在复诊前1d打电话提醒家长复诊的时间、地点。在复诊时,护理专家综合评估孩子各方面情况,包括体重、喂养、睡眠、大小便、营养状况等,并记录好数据,在下一次复诊时与前一次的数据进行对比,针对家长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预约下次复诊时间。
1.3观察指标
通过电话随访和护理门诊随访等方式,记录两组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出院30d时的体重、再住院率、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评定,满分100分,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一般满意,7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表示计数资料即再住院率、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取卡方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即30d时体重,取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院30d时情况对比:对比两组新生儿出院30d时的体重、再住院率、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为提高早产儿预后及父母的需求提供了正确有效的临床措施[5,6]。首先通过成立过渡期家庭参与小组,对出院前1周的家庭进行情景式家长课堂指导,掌握了一定护理技能的家长可以亲身为自己孩子进行护理,专科护士在一旁全程一对一指导,增强了家长护理的信心;其次在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和新生儿护理门诊随访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将新生儿的护理、居家环境及产妇为孩子提供护理等技能和注意事项指导给家长,特别是哺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母乳能提高早产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再住院率,因此应建议对早产儿尽力纯母乳喂养,通过各种指导,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并积极配合[7-8]。
综上所述,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重视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提高新生儿体重,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母乳喂养率,获得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的认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艳丽,陈京立,不同喂养策略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4):507-510.
[2]章晓真,钱笑蓉.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16):49-51.
[3]向希盈,李颖,李卓颖,等.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家长参与早产儿住院期间综合管理与常规护理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3):177-181.
[4]黄美霞,张美莉.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65-66.
[5]钟迪,叶秀桢,王艳丽,等.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合并疾病的影响[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7,32(3):185-188.
[6]余荣.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243-244.
[7]张馨心,吴旭红,马爱萍,等.NICU早产儿出院时家长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7):818-822.
[8]黄江萍,潘娇星.早产儿过渡期实施家庭式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8):265-2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