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2:57: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随机选择86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作2组,参照组43例运用传统护理手段,研讨组43例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评价其控制血压与并发症的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效率为67.44%,研讨组治疗效率为90.70%,相比之下,研讨组更优,与此同时研讨组并发症率较参照组低许多,P<0.05,结果有显著性。结论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并发症的下降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改善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老年高血压;血压;并发症;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任瑾瑾.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96+98.

0引言

高血压的发病率在诸多慢性疾病种类中遥遥领先,特别老年人,患病概率更高,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而且常并发脑卒中、心肾功能障碍及冠心病等,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而高血压又是可预防可控制的一种病症,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也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2]。本文对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实施传统与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其控制血压与并发症的效果进行评价,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随机选择86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作2组,参照组43例运用传统护理手段,研讨组43例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实验对象需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恶性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压上升患者,患有精神异常、认知障碍、其他急慢性病症以及老年痴呆患者。参照组:年龄61.3-84.2岁,平均(73.89±5.61)岁,男女比例27:16,平均(12.03±1.78)年。研讨组:年龄60.7-83.7岁,平均(74.12±5.74)岁,男女比例28:15,平均(11.82±1.39)年。从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未呈现显著差异,能够有效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参照组43例运用传统护理手段,一是饮食护理,让患者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多吃蔬果等含丰富植物纤维的食物,二是睡眠,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保障其充足的睡眠时间,三是用药指导,告知遵医用药的重要性。研讨组43例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方法作以下综述:

1.2.1心理与健康教育的个体化护理: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程长,由此造成的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血压的控制,此时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凸显,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语言,耐心的态度及时缓解患者不良心态,尽可能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与积极向上的状态。根据患者的兴趣、性格与文化程度实施一对一健康宣教,将高血压的危险隐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类型与防治、治疗方案等知识充分融合,并深入浅出的为患者一一讲解。

1.2.2饮食与用药的个体化护理: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与特点,给予其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控制脂肪与盐的摄入,动物油脂禁食,同时戒烟戒酒。适用多吃营养高、富含纤维、低脂高维生素的食品,降压食品如木耳、洋葱可适当加量。老年患者普遍记忆力差,直接影响其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应时时提醒患者,时时监督患者,告知其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血压控制:分显效、有效与无效3级,患者舒张压降低10 mmHg以上,并已下降至正常为显效;患者舒张压降低10 mmHg以下,并已下降至正常为有效;舒张压治疗前后无改变为无效。另外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脑卒中、心律失常、血肌酐水平上升)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治疗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例数(%)表示,χ2检验,P<0.05,结果有显著性。

2结果

护理效率与并发症情况。参照组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例数分别有13、16、14例,治疗效率为67.44%,研讨组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例数分别有18、21、4例,治疗效率为90.70%,相比之下,研讨组更优,P<0.05,结果有显著性。另外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脑卒中、心律失常、血肌酐水平上升)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由下表1可知,研讨组并发症率较参照组低许多,P<0.05,结果有显著性。


\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且受饮食习惯、遗传、精神等多方面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持续攀升,主要表现为血压波动大,舒张压上升显著[3]。对于老年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很有必要,传统护理仅注重疗效,而忽略了心理与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特别是因人而异的进行护理干预,例如个人的兴趣、文化程度以及疾病情况的不同,相应调整护理措施[4-5]。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孤独感与焦虑感,不断强化人文关怀也是个体化护理的重点所在[6-10]。

参照组治疗效率为67.44%,研讨组治疗效率为90.70%,相比之下,研讨组更优,与此同时研讨组并发症率较参照组低许多,P<0.05,结果有显著性。综上,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并发症的下降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改善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11-16]。

参考文献

[1]刘洋.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7(12):225-226.
[2]渠玉华.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4):106.
[3]李祥华.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12):135-135.
[4]申秀红.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对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125.
[5]刘媛,李美玲,刘丹,等.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
[6]张海燕.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123-123.
[7]张士翠,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14-1115.
[8]吴叠恩,陈倩萍.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控制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338-339.
[9]谌燕,谢鹏.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5):265.
[10]叶小红,黄惠香.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6):861-863.
[11]王辉芹,付丰波.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3):151-152.
[12]宋惠琴,苏惠仪,华青霞.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31-232.
[13]李玉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541-543.
[14]蓝玉华.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23(12):98-99.
[15]邵伟萍,唐映莲,欧阳莲芳,等.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03-104.
[16]马玉青.观察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