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给予子宫肌瘤患者施以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51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以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米非治疗组、三苯治疗组、丹那治疗组,每组各17例患者。米非治疗组给予服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三苯治疗组给予服用三苯氧胺药物治疗,丹那治疗组给予服用丹那唑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子宫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经数据对比,药物治疗后三组患者子宫病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P<0.0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缩小程度米非治疗组患者较其它两组患者都高。结论三组子宫肌瘤患者经施以药物治疗后,身体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其中,治疗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最高的是给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见,服用该药物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分析临床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娟.分析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19,121.
0引言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临床上常见肌瘤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且其发病率较高[1]。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治疗较多的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这会导致女性身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而且临床实践也证明,子宫肌瘤是导致女性子宫被切除的最主要因素,这些都极大地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2]。为确保女性身心健康安全,本文观察分析给予子宫肌瘤患者施以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的51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以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米非治疗组、三苯治疗组、丹那治疗组,每组各17例患者。所选患者中,年龄为22-57岁,平均年龄(35.3±4.7)岁;肌瘤类型:32例肌壁间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7粘膜下肌瘤;生育状况:9例未生育患者,42例为已生育患者,其中12例为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
1.2方法
入院时,三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并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入院后,均给予三组子宫肌瘤患者以常规检查及药物治疗[3]。同时,观察分析三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每一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三苯治疗组给予口服三苯氧胺药物治疗,方法为连续服用4个月,2次/d,10 mg/次[4]。
米非治疗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方法为连续服用4个月,2次/d,25mg/次[5]。
丹那治疗组给予口服丹那唑药物治疗,方法为连续服用4个月,100-400 mg/d[6]。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相关数据均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且分别通过均数±标准差(±s)和率(%)表示,以t和2检验,以P<0.05时,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三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所示,经药物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米非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为52.9%,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为49.3%;三苯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为35.2%,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为25.9%;丹那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为35.6%,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为29.4%。治疗后米非治疗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最高。
3讨论
从以上观察分析可知,子宫肌瘤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临床上如治疗不当,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子宫部位被切除。通常情况下,手术治疗多为子宫肌瘤被怀疑为或不排除是恶性肌瘤的可能性患者;患者子宫肌瘤过快增长;被医生怀疑为肌瘤扭转或者是浆膜下发生了肌瘤合并情况的患者[7]。而采用药物方式治疗多是由于年轻女性未生育,且希望保留其子宫的患者;月经量过多的高龄患者;患者虽患有子宫肌瘤,但其症状并不是很严重;患者因个人或家庭因素不愿意采用手术治疗;子宫体积比2月妊娠时的子宫体积小[8]。
药物治疗相对手术治疗,能够使子宫肌瘤得到最大程度的治疗,且对于女性身心伤害较小。本次研究中分别对三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三苯氧胺、丹那唑三种药物的进行治疗,分析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分别为[9]:①米非司酮:能有效抑制及降低孕酮的活性以及子宫肌瘤中的孕酮和雌激素;其不良反应是肝和肾出现轻微的受损以及食欲不振、轻度恶心等,但只要继续服用后,不良反应就会消失。②三苯氧胺:其不良反应为月经量减少,且停服药物,肌瘤易增大,极易引发子宫内膜癌。该药物需慎用。③丹那唑:其作用可较大范围地缩小肌瘤体积。不良反应为身体乏力,且体重不断增加等,但停服后,不良反即会消失。
通过对本次三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经组间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经药物治疗后三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米非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为52.9%,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为49.3%;三苯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为35.2%,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为25.9%;丹那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为35.6%,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为29.4%。治疗后米非治疗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最高。
综上所述,三组子宫肌瘤患者经施以药物治疗后,身体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其中,治疗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最高的是给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见,服用该药物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先娥,郭孟杰.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5):135-137.
[2]付烈凤.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319.
[3]李思凝.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7):161-162.
[4]段飞玲,邓丽华.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甲基睾丸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6(01):23-24.
[5]刘燕.中药联合针刺在脑卒中合并子宫肌瘤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6):31+34.
[6]曹梅,褚翠.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4):45+61.
[7]张东霞.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6):74-75.
[8]代小燕,邸石,方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8,27(09):55-57.
[9]闫梅.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1):151-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