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调查与危险因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3:30: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调查与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变应性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食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进行分析,比较常见食物,如蛋清、虾、蟹等sIgE的阳性率与患儿过敏食物、家族过敏史的关系。结果60例患儿中共有68.33%初次过敏的时间是在3岁前;发生过2次以上过敏的患儿有53.33%;有65.00%的患儿只需要少量接触过敏食物就会发生过敏症状。食物报告率为牛奶7.39%,虾5.26%,鸡蛋11.36%,大豆1.56%,花生1.12%。在食物过敏后,有41.67%的患儿出现湿疹或荨麻疹等皮肤性症状,有18.33%的患儿会出现气喘等呼吸道变性反应,有16.67%的患儿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15.00%的患儿会出现两个系统的过敏症状;食物sIgE的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牛奶66.67%,蛋清58.33%,花生13.33%,虾5.00%,大豆3.33%。蛋清、牛奶、花生的sIgE阳性率与其过敏报告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虾、大豆的sIgE阳性率与其过敏报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物过敏的高危因素与季节及家族过敏史有相关性。结论导致患儿变应性疾病食物过敏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季节与家族遗传,患儿家属应该注意这两方面的监测,若家族中有过敏史更应注意防止患儿因同样的食物发生过敏事件。

关键词:变应性疾病;食物过敏;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陈丽华.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调查与危险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16+219.

0引言

食物过敏(FA)也叫做食物变态反应,主要指的是人体会对某些食物或者食物添加剂所引起的免疫球蛋白E介导或者非介导而引起全身性的或消化系统的一些变态反应[1]。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皮肤或消化道、呼吸道出现过敏,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2]。为研究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的过敏调查与危险因素,本文选取60例过敏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导致其过敏的危险因素,现将详情叙述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符合变应性疾病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儿年龄最大的为6周岁,最小的为1个月,将患儿以年龄分为三组,A组为1岁以下的婴儿,B组为1-3岁的幼儿,C组为处于学龄前阶段4-6岁的幼儿。变应性疾病主要筛选三种,其一是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3];其二是皮肤变应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其三是消化道变应性疾病,比如过敏性胃炎、肠炎等。需要鉴别的食物主要有花生、牛奶、虾、鸡蛋、大豆[4]。患儿的基本情况与过敏史均使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以此收集信息,共发放6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60份,收回率为100%。

1.2方法。使用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表(ISAAC),并结合本地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体重等,还应有儿童食物过敏史、食物过敏次数、家族过敏史等信息。所有问卷调查表均采用现场答并提交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医生负责将信息录入并核查。

1.3食物sIgE检测的方法。使用促凝管抽取患儿4 mL静脉血,在室温下静置1 h后,进行离心处理,再使用设备检测血清。使用ALLERGY-O-LIQ系统并使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常见过敏食物sIgE进行检测,若sIgE值大于0.35 IU/mL,则检测结果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食物过敏的特征和报告率。60例患儿中共有68.33%(41/60)初次过敏的时间是在3岁前;发生过2次以上过敏的患儿有53.33%(32/60);有65.00%(39/60)的患儿只需要少量接触过敏食物就会发生过敏症状。食物报告率为牛奶7.39%,虾5.26%,鸡蛋11.36%,大豆1.56%,花生1.12%。在食物过敏后,有41.67%(25/60)的患儿出现湿疹或荨麻疹等皮肤性症状,有18.33%(11/60)的患儿会出现气喘等呼吸道变性反应,有16.67%(10/60)的患儿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有15.00%(9/60)的患儿会出现两个系统的过敏症状。

2.2检测食物sIgE。检测后,发现食物sIgE的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分别为:牛奶66.67%(40/60),蛋清有58.33%(35/60),花生13.33%(8/60),虾5.00%(3/60),大豆3.33%(2/60)。蛋清、牛奶、花生的sIgE阳性率与其过敏报告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虾、大豆的sIgE阳性率与其过敏报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食物过敏的高危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物过敏的高危因素与季节及家族过敏史有相关性。

3讨论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由食物过敏引起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增多,对个人及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且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逐渐成为一种上升的趋势,全球儿童过敏的发生率约为5%。有研究发现,引起儿童发生过敏的食物主要有牛奶、花生、大豆、虾蟹、鸡蛋[5]。本次研究中,牛奶、蛋清、花生、虾、大豆的sIgE阳性率分别为66.67%、58.33%、13.33%、5.00%、3.33%。其sIgE阳性率与调查报告中食物上报率相似。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食物过敏的自我报告率会受到一些家长的自我认知与记忆的偏差影响,但由于无条件使用食物双盲激发试验验证,本研究在后续仍会进行跟踪回访,调查患者调整饮食之后的过敏情况。研究显示,在食物过敏后,患儿出现湿疹或荨麻疹等皮肤性症状的几率为41.67%,出现气喘等呼吸道变性反应的几率为18.33%,出现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几率为16.67%,出现两个系统的过敏症状的几率为15.00%。故此,对于有皮肤过敏或是呼吸道反应的患儿,应该考虑其是否为食物过敏,并对其做食物过敏原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物过敏的高危因素有季节、家族过敏史。父母都患有变应性疾病所生的儿童,其患上变应性疾病的几率远大于常人。有研究显示,春夏季节为儿童食物过敏的保护因素,而秋冬季节为儿童食物过敏的高危因素[6]。

\

 
综上所述,患有食物过敏家族史的儿童是食物过敏的高风险人群,家属应该提高防范意识,尽早对进行预防与干预,减少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慧珺,马行凯,陆建斌,等.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及致敏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21):1636-1640.
[2]柳亚杰,于智勤,宫钰.疾病管理计划对变应性鼻炎儿童复发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8,26(05):392-394.
[3]江华,赵娟,张秋,等.苍耳子鼻炎滴丸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07):851-853.
[4]黄丽莲,覃敏,谭杰,等.变应性疾病患儿的血清变应原分布特点[J].广西医学,2018,40(12):1292-1294+1301.
[5]肖波,赵桂琴,高雷,等.健康教育在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8):80-82.
[6]黄惠敏,潘敏欢,霍毅婷,等.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1(06):686-6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