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1:44: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组间的NIHSS评分、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脑出血率、牙龈出血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对于研究组而言,其NIHSS评分(9.21±1.33分)、MRS评分(2.22±0.33分)、并发症发生率(脑出血率:2.00%、牙龈出血率:4.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脑出血率、牙龈出血率分别:11.22±1.56分、4.32±1.56分、12.00%、14.00%),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以有效提高其预后效果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宋黎洁.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30-131.

0引言

一般情况下,急性脑梗死的发生都十分突然,且该疾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脑部血供突然受到中断所导致的脑部组织坏死情况,具有一定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静脉溶栓是其主要且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间和生活质量,但是,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佐证。本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50例患者涉及男性与女性分别30例、20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66±5.12)岁;发病直至就诊时间1-5h,平均时间(3.33±1.11)h;存在糖尿病、吸烟和饮酒患者分别:20例、16例、14例。

研究组:50例患者涉及男性与女性分别31例、19例;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60.56±5.24)岁;发病直至就诊时间1-6h,平均时间(3.23±1.12h);存在糖尿病、吸烟和饮酒患者分别:21例、16例、13例。

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相关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合;经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不配合研究进行。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2),每天服药100mg[1]。

研究组:注射用阿替普酶(生产厂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注册证号:S20110052),给药剂量:0.9mg/kg,最大的使用剂量不可以超过90mg,在1min之内将总剂量10%予以静脉注射后再于1h之内将剩余部分药物予以静脉滴注完毕,待溶栓后24h内对患者的头颅CT情况进行复查[2,3]。

1.3观察项目

对组间的NIHSS评分、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脑出血率、牙龈出血率)进行指标对比。

NIHSS评分的总分42分,所得分数越高则预后效果更差;MRS评分的总分为6分,所得分数越高则预后效果更差。

1.4数据处理

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NIHSS评分、MRS评分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形式:均数±标准差;并发症发生率(脑出血率、牙龈出血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表示形式:百分率;P<0.05则有明显差异。

2结果

对于研究组而言,其NIHSS评分(9.21±1.33分)、MRS评分(2.22±0.33分)、并发症发生率(脑出血率:2.00%、牙龈出血率:4.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脑出血率、牙龈出血率分别:11.22±1.56分、4.32±1.56分、12.00%、14.00%),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1、表2


\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发生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发病几率不断升高的情况,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长,脑梗死患者的大部分临床表现都存在差异性,但是,这些临床症状都属于轻微性的,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但是需要尽早进行诊治。脑梗死患者起病十分突然,大多数患者在休息时或睡眠时发病,在发病的数小时之内会达到高峰。通常情况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并不能获得最佳的临床预后效果,因此,寻找最佳的针对性治疗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为重要[4,5]。

阿替普酶属于血栓溶解药,可以与机体的纤维蛋白有效结合,并且激活纤溶酶原,将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以此打通阻塞的脑血管回路,并达到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的作用,以此不断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疾病病死率,能够降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常见的并发症当属于脑出血、牙龈出血等,其治疗安全性极为突出[6,7]。

结合数据:对于研究组而言,其NIHSS评分(9.21±1.33分)、MRS评分(2.22±0.33分)、并发症发生率(脑出血率:2.00%、牙龈出血率:4.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脑出血率、牙龈出血率分别:11.22±1.56分、4.32±1.56分、12.00%、14.00%),P<0.05,差异性显著;此次研究数据结论与《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王翔,刘金亮,孟小鹏学者发表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之中)[8]一文中的研究结果相似度极高,说明了此次研究数据结论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来源,值得临床借鉴。

由此可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以有效提高其预后效果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静.尿激酶溶栓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270-271.
[2]张召平,王莉.静脉溶栓与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9,30(8):976-979.
[3]郎喜娜.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91-192.
[4]郑实全.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6):83-84.
[5]郎志峰.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76-277.
[6]杨华,张婷婷.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6):30-32.
[7][19]居长定.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3(96),60-61.
[8]王翔,刘金亮,孟小鹏.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7):126-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