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13:37: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采取心理护理的37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照,并选取同时期采取常规护理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探究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和相关评分数值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89%较对照的70.27%高出21.62%(P<0.05);而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各阶段评分则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服务,可以缓解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更好的护理反响,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焦虑症;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赵玉环.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99,301.

0引言

冠心病的患者是指由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引起的患者心血管、心肌的病变,进而导致患者心脏疾病的发生。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变会导致出现心力衰竭、猝死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因而需要进行有效控制治疗。目前临床主要依靠药物进行控制治疗,但患者个体间效果差异明显,因而医护人员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2]。本次试验,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探究其对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下为具体过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符合冠心病合并焦虑症诊断标准的74例患者,在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男、女分别为25例、12例,平均年龄为(29.0±2.7)岁;而对照组患者男、女分别为20例、17例,平均年龄为(30.2±2.7)岁。同时对患者工作、病情和治疗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医院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基本的日常的饮食、休息指导,维持好房间的卫生环境,以确保患者基本生活和环境整洁[3]。

实验组患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服务:①认知教育:首先,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的相关介绍,帮助其了解病情和建立自信心;并在与家属交谈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进行估计[4]。②心理评估和护理:通过进行评估测试,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测定,并根据患者的抑郁状况开展心理疏导,可与患者交流进行鼓励、教育等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舒适、温馨,因而可以抵消患者的不良情绪[5]。③干预护理:设立娱乐室,给患者提供棋牌、电视等娱乐工具,使患者拥有健康的心态,既能对治疗及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也可增加了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同时注意调节患者的日常睡眠、饮食等,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冠心病的症状,可以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起到缓解作用[6]。

1.3观察指标

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和冠心病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其中满意度按照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层级进行评比;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4周、8周三个时间段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特别注意评定分数较高的患者。

1.4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三个层级分别为24例(64.86%)、1 0例(27.0 3%)和3例(8.11%),满意度为91.89%;而对照组患者为11例(29.73%)、15例(40.54%)和11例(29.73%),满意度为70.27%(P<0.05)。

2.2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

实验组患者在3个时间段的评分分别为(26.02±1.75)分、(14.88±1.54)分、(9.22±2.12)分,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5.68±1.84)分、(19.47±2.05)分、(17.13±2.52)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运动后心前区发作性或压榨性疼痛、心悸、乏力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盗汗、惊恐等全身症状合并心力衰竭,进而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而目前对于此类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强人意,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患者对于心脏类疾病传统封闭观念所引起的消极心态还会严重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自信心,导致患者出现心慌、焦躁等情绪进而并发焦虑症[7]。因而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传统的护理方式仅仅给予患者基础的生活和卫生照顾,形式单一;而本次试验在基础护理上联合心理护理[8],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认知教育护理、心理评估护理、日常干预护理来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指点相关注意事项,进而可以减轻患者日常治疗中存在的消极情绪,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而本次试验结果也显示:采取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满意度和抑郁评分中均为好转,且较对照组具有明显改善(P<0.05)。

\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工作对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雷萍.心理疏导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心绞痛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6):105.
[2]陈平顺,焦红娟.心理疏导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和(或)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53-54.
[3]国瑞兰.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14(5):57-59.
[4]彭丽容,彭思萍.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26-28.
[5]陈海燕.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0):225-226.
[6]杨梅.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35-236.
[7]于庆云.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08-209.
[8]陈时爱.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65-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