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5:01: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胃炎治疗方面,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在我院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疗法,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数据得出: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治疗方面,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联合治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胃炎;法莫替丁;奥硝唑;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明霞.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66-67.

0引言

随着我国老年化日益严重,患老年疾病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由于年龄和身体因素的影响,老年人较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按临床分型主要分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等。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加速患者康复,否则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临床常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慢性胃炎的治疗,其临床效果比较局限,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在我院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8+7.2)岁;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4.2+6.1)岁。入组标准:两组患者入院前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肾等脏器疾病;患者及家属均无精神障碍并可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沟通交流;均知晓此次调查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的一般资料,数据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患有慢性胃炎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法莫替丁治疗,具体方案为:给予法莫替丁口服,每日2次,具体用药剂量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并符合临床给药剂量,设定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和奥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为:法莫替丁治疗方案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一致,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奥硝唑静滴疗法,奥硝唑具体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治疗周期也设定为7天。

1.3临床指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治疗有效率主要通过显效、有效、无效和总有效率四个方面给予数据分析研究。显效标准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并通过胃镜等检查发现,患者胃粘膜恢复正常;有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通过胃镜发现,其胃粘膜没有完全恢复,还存在胃粘膜受损情况;无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胃镜检查发现其胃粘膜无任何改善,或患者病情存在加重情况。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如有无恶心呕吐、烧心、眩晕等不适症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最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9%(29/3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案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感觉胃部痛胀、反酸、烧心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患者平时饮食受到较大影响[2]。老年人由于受年龄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其饮食比较单调,而患慢性胃炎老年人,其饮食结构更加单一[3]。造成老年人营养素摄入不均衡,从而产生营养不良,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经研究发现: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积极有效治疗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之一[4-9]。临床常用药物法莫替丁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常见药,它主要是通过控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改善胃部酸性环境,增加胃粘膜的屏障功能。患者在服用法莫替丁是会出现恶心呕吐、口渴、头疼等不良反应,也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对其疾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奥硝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梭状芽胞杆菌、消化球菌、幽门螺杆菌、等一些敏感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慢性胃炎,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得到广泛应用[10]。本文主要通过对7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而采用奥硝唑与法莫替丁联合药物来治疗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设定治疗周期为7天,通过7天不同的积极有效治疗,来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说明对患者实施奥硝唑与法莫替丁联合药物来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明显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率,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反酸等临床症状,通过胃镜检查也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胃粘膜恢复情况良好,加速患者身体康复[11-15]。对于两组不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要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实施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减轻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利于其配合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龚立云.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v.31;No.464(09):151-152.
[2]杭永平.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诊断的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20-121.
[3]贾傲.临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v.29;No.183(4):69-70.
[4]高军.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8):102-103.
[5]王桂梅,王敦前.辨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7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994(1):7-9.
[6]翁强,于振健,聂明,等.老年慢性胃炎953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97(2):76-77.
[7]孟霞 , 孙欣欣 , 赵启琴.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36(11):129-130.
[8]李晓辉. 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96 例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5):135-136.
[9]何敏,卢家春,陆必波,等“.个体化计时”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老年慢性胃炎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6):656-658.
[10]林亚良.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118-119.
[11]张禹.防治消化道疾病系列讲座之二——慢性胃炎的控制疗法[J].长寿,2000(7):10-11.
[12]姚作平,黄财宝,戴尚明.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5):547-548.
[13]王立英.探讨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3):142-143.
[14]王广智.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3):75-75.
[15]李晓辉.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96例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135-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